组合药液湿化给氧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时间:2022-09-03 07:52:49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10-02

【摘 要】 对148例同期入院小儿重症肺炎,随机抽样分组,施行两种氧疗方法。设组合药液组75例,在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抗菌、消炎、化痰、解痉、平喘药物湿化给氧,并与73例传统式单纯蒸馏水湿化给氧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吸氧次数、时间、有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关键词】 组合药液 重症肺炎 氧疗

氧疗是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方法之一,传统式单纯蒸馏水湿化氧气吸入疗法对改善小儿呼吸道高反应性缺氧状态功效不足。已有学者报道,在氧气湿化瓶中加入组合药液的方法治疗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效果显著。 我们又对小儿重症肺炎作了进一步研究,将传统的湿化氧气吸入疗法加以改进,用组合药液取代单纯蒸馏水湿化氧气吸入,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2001年1月~2003年6月,对148例同期入院小儿重症肺炎,随机抽样分组,两组性别、年龄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两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病例均符合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2],入院症状、体征、合并症均相似。依据重症肺炎治疗原则,在同法给予抗生素、激素、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两种氧疗方法,专人在给氧前后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观察病情,记录护理病历,填写观察表,判断疗效,故克服个体差异,提高科学性、可靠性。

2 方法

观察组:用鼻导管法,氧浓度25%~29%,氧流量1~2L/min,湿化瓶中加入组合药液(成分:根据年龄分组,给予生理盐水l00ml,红霉素0.125~0.25g,地塞米松2~5mg,氨茶碱15~50mg,α糜蛋白酶2~5mg);间歇给氧,2~3次/日,2~8h/次,此药液8h更换一次,2~8h更换一次鼻导管,并及时清洁鼻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照组:亦用鼻导管法,氧浓度以25%~29%,氧流量1~2L/min,单纯蒸馏水湿化给氧吸入,其余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3 疗效评定

两组病例以氧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血氧饱和度(SaO2)对比,评定疗效。

显效:憋喘、发绀症状基本消失,呼吸心跳平稳。两肺干湿性音基本消失,吸氧时间≤12h,SaO2≥90%。

有效:憋喘、发绀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心跳稍快,干湿性音明显减少,吸氧时间≤24h,SaO2≥85%。

无效:憋喘、发绀症状无改善,呼吸急促,心率快,干湿性音无减少,吸氧时间>24h,SaO2

4 结果分析

4.1 两组吸氧次数、时间、有效时间、血氧饱和度(SaO2)改变值比较(见表2)。

4.2 两组湿化给氧疗效比较(见表3)。

4.3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见表4)。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值比较分析,从给氧次数、时间、有效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

表4结果显示,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病人施行同法治疗原则,但总治疗费有显著性差异(P

5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重症肺炎发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国内报道在肺炎住院总人数中,支气管肺炎占93.7%,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应根据病情采用不向方法、不同的氧浓度或氧流量给以持续或间歇的氧气吸入,从而赢得病人的救治时机。我们依据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原理,将氧疗时的氧气湿化液由单纯蒸馏水改进为组合药液取代,经临床应用,有效的改善了小儿重症肺炎的低氧血症及肺的气体交换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SaO2)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5.1 组合药液效应分析 组合药液湿化给氧其疗程、用药量均与超声雾化吸入法相似,而组合药液湿化给氧,虽不能使药液雾化,但其药液的成分可通过氧气,利用气体射流原理,以氧气为动力,将药液以鼓泡式方法撞击水粒子,弥散入呼吸道各处,依据药物作用机理而产生效应。一方面湿化呼吸道,有利于气管粘膜纤毛运动增强,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另一方面利于小儿呼吸道易于吸收药物的特点,在供氧的同时进行呼吸道局部给药,改善重症肺炎缺氧状态较超声雾化吸入有独特之处。其给氧方法较超声雾化吸入时间长,但药液弥散的速度较慢,弥散的强度也较超声雾化小,患儿易接受。而超声雾化吸入,由于气流量大,反而成为一种刺激因素,加重了支气管痉挛。因此,对于年龄小的患儿(24h无效者,应根据病情提示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5.2 组合药液浓度分析 将配制组合药液100ml内含红霉素0.25g,地塞米松5mg,氨茶碱50mg,α糜蛋白酶5mg,加入湿化瓶中,以氧流量2L/min,将鼻导管置入l00无菌蒸馏水的玻璃仪器中,接收氧气1h。经药品检测所监测,定性、定量、微量分析,以红霉素0.25g为例,随氧带入接收液内的红霉素5.35mg。验证组合药液以氧气为动力,携带药液吸入呼吸道,达到消炎、化痰、解痉、平喘等,改善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5.3 组合药液性质分析 将组合药液置于37±1℃的恒温水中,在第0、2、4、6、8h分别观察组合药液的颜色、澄明度及pH值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在8h内颜色、澄明度无变化,pH值维持在6.4~7.4,在此范围内组合药液性质稳定。已有报道,红霉素在溶媒pH4~8中较稳定,pH8,内酯环开裂失去药效[7]。因此,先用注射用水溶解红霉素后,再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并分别加入氨茶碱,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使其药物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可提高红霉素的pH值,在吸氧的同时呼吸道局部给药,其组合药液互不影响含量和效价。由于组合药液呈中性或微酸性,粘稠度低,有利于氧气携带药物吸入呼吸道,更好地发挥各种药物的直接治疗作用。

5.4 临床验证分析 本研究系统观察两组不同的湿化氧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经临床验证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吸氧次数、时间、有效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

结果表明:此项研究成果应用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认为组合药液湿化给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不需特设备,费用较小,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独特易行,无任何禁忌症及并发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上一篇: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术式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急性重症胆管炎13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