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2-09-03 07:47:47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人才竞争是当代社会竞争的核心,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文章从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1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当代社会对高校毕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在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背景下[1,2],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正站在全面提高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历史起点上。湖南农业大学一直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2012年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是W校面临的重要问题[3-5]。

一、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的编排

实践教学应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技术、测试手段的更新和进步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指导书,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使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一方面,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大部分的本科生没有很多机会接触比较高级的仪器,对仪器的原理和使用一知半解,不仅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造成了实验室的资源浪费。为让学生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科学技术,毕业后能尽快的与社会接轨,应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将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重复率较高,实验室资源浪费较大。教师应积极整合实验课程内容,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减少实验室资源的闲置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2.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或让学生自行编制实验目的、内容、实验步骤等,在亲身体验中探究新知识,开拓创新思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综合创新性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方法原理的综合,还是实验手段、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仪器设备的综合,真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做到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完善了实验教学的知识结构。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开发设计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

二、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配制好所需试剂;上课教师将实验内容按照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写在黑板上,学生只需按照程序操作即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采样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或科研实验过程中,拍摄收集平时学生实验的场景和大小型仪器设备的正规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以及维护和管理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素材供学生学习,从视觉上来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还拍摄了一些错误的示范,作为反面的教材,强调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纠正错误,加深记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大家来找茬”的趣味性教学方式,教师可将学生实验报告交叉互换,让同学们自己去审阅批改;或者由教师提供一份素材,将平时拍摄的实验场景放映出来,让大家共同来找茬,指出实验材料或视频材料中的不当之处,并加以纠正。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便于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素养。

2.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一方面,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或项目成果带入课堂,有针对性、启发性地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教师的课题,吸纳学生作为教学和科研助手,以师带徒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指导实践教学,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保证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具有新颖性和探索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课堂的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能接触学习的仪器设备都是有限的。为了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多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学校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契机,鼓励二年级以上的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外科研活动既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又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熟悉科研和教学的基本程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使学生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积累知识,重视在知识广度上的深造和提高,形成创新思维。

三、改变学生技能考核方式

实验教学的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实验知识、操作仪器的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技能考核可改变以往进考场考试的模式,采用平时成绩积分制,以学生平时参加的科研项目,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选做课堂外的实验项目情况作为考核成绩,其考核的效果应更佳。考核的重点不在完成实验的情况如何,而是看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会了什么。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们应该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敏,张亚丽.PBL教学法在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67-169.

[2]高胜利,赵方方.PBL教学模式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83-86.

[3]杨正银,王春明,唐宁,等.面向新世纪的综合化学实验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9(6):22-23.

[4]刘俊生,周明贵,刘小翠,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183-1187.

[5]蔡炳新,蔡炽,曾鸽鸣,等.改革实验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7-19.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日语专业四级的阅读理解 下一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