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展开快乐的翅膀

时间:2022-09-03 06:44:06

让思维展开快乐的翅膀

杜威说过: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途径。

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有思维深度的课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激活的状态中,从而保证知识的“热度”和“鲜度”。

一、抓住有效提问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1.导人新课时提问

巧妙地结合新旧知识提出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课例:《6AUnit 6Inthekitchen》和前一个单元《Helping our parents》的语法结构都是现在进行时,主题也都是doinghousework。因此在教第六单元时,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前一个单元的内容1.How are the children helpingtheir parents at home?2.What else canthey do?从而自然引出新单元的主题:Helping parents in the kitchen。

2.突出重点时提问

根据教学重点,设计的引导性问题,能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课例:《6A Unit 2 What a day!》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前,提出三个问题

1.How was the weather in the morning/at lunchtime/in the afternoon?

2.What didthey dO atthattime?

3.How did they feel?(H0w werethey?)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目标明确,对于“天气、活动、心情”这三个重点内容的理解清楚到位。

3.化解难点时提问

根据教学难点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能有效降低思维的难度,能逐步化解教学难点。

课例:《6A Unit 3 Ahealthy diet》的教学难点是a few,a little,some,many,much,a lot of这些词的正确使用。因此在课文学习中,指导学生比较Mike和Yang Ling吃甜食的习惯,提问:Who isbetter?Why?思考体会only eat a littleat atime。再提问:Can you eat anymeat/cakes?How much can we eat?讨论比较得出:We can eat some meat(cakes),we can’t eat too much(too many).达到对教学难点的进一步巩固理解。

4.深入探究时提问

教材学习之后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思考,探究发现教材之外隐含的语言知识或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情感的提升。

课例:《6AUnit 2What a day!》在n文学习之后,提问并回答。

Whatdoyouthmk 0therday?Why?

I think.it was a/an day.Be-cause____

学生的回答非常丰富,基本分两类:sad,terrible,unhappy和happy,interest-ing,wonderful。这时,老师进行情感渗透,引导学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5.有效拓展时提问

在教材学习之后,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适当补充课外的阅读材料,同时抓住知识的困惑处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课例:《6A Unit 3 A healthy diet》课文学习之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Why should we eat a lot of rice.fruit?(…)

Why shouldn’t we eat too much meat?(…)

由于学生知识有限,这时教师呈现课外阅读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寻找更多相关食物营养的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

二、采用科学提问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1.趣味式提问

学生只有对探究发生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问题的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

如在“生日”这一单元,告诉学生My birthday is on National Day,a weekago I had a birthday party.so what date isit today?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运用多种知识。学生必须理解举行生日聚会那天是国庆节,10月1日,一周前,那么今天是10月8日。

2.追问式提问

很多英语课上,师生都习惯一问一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继续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追问,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和回答,提高思维的深度。

课例《6A Unit2 Cartoon time》课文学习时,从最后一段人手,提问HowwasBobby at last?Why?然后逐步回读,继续利用How was he?Why was he…?Why did he…?来逐步追问,带领学生逐步去理解分析故事的缘由。在不断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Because,Bobby这个句型理解和运用都更加熟练,思维也更加严谨。

3.发散式提问

开放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对解决问题有独立见解的精神。如在学习了很多有关公共场所的单词之后,和学生进行猜单词游戏,问:你可以怎样描述这个地方?学生们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方法,如:Iflwanttotakea Diane,where can I go? I can send a let-ter In film place.what Is lt?‘l'here Is a bigonebehind our school.what is it?

三、布置丰富提问任务,锻炼学生提问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自然的问题隋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提问的能力。

1.课前提问促思考

课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学生提问任务。如在课文预习时,布置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准备好答案,在课上提问其他同学。又如课上如果有提问的游戏比赛,课前可以让学生适当准备。

2.课中提问增能力

1Question time

Duty report之后,由演讲者或其他同学来提问,以此来督促学生要认真倾听,

并积极思考问题。

Story time,cartoon time的课堂学习中,利用小组活动,先交流讨论课前准备的问题,教师选择一部分质量较高的问题板书。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并寻找答案。

1Magic eyes

分别给同桌两幅相似的图,不能看到对方的图,只能通过提问找到不同点。如介绍方位,用Whereis,are?或Is/Are the?来提问。也可以用在综合复习巩固的环节,如涉及衣服的颜色,物品的数量、特征、大小、长短位置等。

1.Jig-Saw Reading

首先,把一篇课外阅读分成几部分,发给相应小组阅读,设计问题。然后,把其他部分同时给各组,快速阅读。最后,一组成员提问,其他几组抢答。或者每组阅读好自己的材料之后,重新分组,如每组有六人,以ABCDEF命名,所有的A现在为一组,六人互相提问来了解他人阅读的内容,并做好记录。

3.课后提问利巩固

课后布置小组内完成问答任务。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水平,互相提问回答复习巩固。

实践证明,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更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锻炼和提高思维的品质,让思维展开快乐的翅膀,在英语学习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 下一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铁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