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信息技术课

时间:2022-09-03 05:38:37

心中的信息技术课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超越了以前仅仅关注如何教的问题,而是开始深入地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问题――为什么教。为了能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讨论,本刊特别刊发了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魏宁老师和北京市丁香胡同小学的武健老师的两篇文章,以期能够引导读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应当从“为什么教”到“教什么”,再从“教什么”向“怎么教”一步步地深入下去,而不能反过来。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国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一线实践中的理解等不同的方面来重新反思课程,会使我们更加明确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学科要教什么、信息技术课要怎么教……

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课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国内基础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计算机硬件的条件限制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的影响,起始阶段主要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

20世纪80年代末,大家开始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对于工具只要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就可以了。这种“工具论”的主张使编程语言逐渐淡出,计算机应用逐渐进入教学的主要位置。

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了系列重要文件来指导课程的变革。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2003年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课程改称“信息技术课”。

课程的名称从“计算机”变为“信息技术”,这不仅是称谓的变化,还包括着更多教学的理论、内容的变化。教学的内容从“编程语言”到“计算机应用”,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从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到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方法,再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同时期会有着不同的课程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们需要反思:①课程是否真正地由计算机转向了信息技术?②课程是否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③课程是否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从解读国家文件来看课程

国家的相关文件在指导与推动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文件中可以看到总体的指导思想的变化。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课程的主要任务分别是:第一,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第二,信息技术相关的德育问题;第三,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2003年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课标中还表明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学会运用,形成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不同时间的文件都在特别强调信息技术课要培养能力。2003年的课标更将任务明确地归纳成为一句话: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信息素养。

对文件进行学习与体会后,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我们也需要反思:①计算机知识是否就等同于信息技术知识?②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是否就是拥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③课程中的哪些内容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从不同的理解中看课程

在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对于课程的称谓也有着一些细微区别。例如,其他地区称之为“信息技术”课,而上海地区则习惯性地称为“信息科技”课。名称的差异也表示有着不同的理解。除了国内不同地域有区别外,国际上也有一些不同。国际文凭组织(www.省略)的课程设计尤其值得关注。国际文凭课程体系中一共包含两门计算机方向的课程,分别是“全球社会中的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 Global Society,以下简称信息科技)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其中,信息科技课程着眼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要考虑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国际文凭组织将其归入人文类学科;计算机科学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编程和软件设计方面的知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国际文凭组织将其归入数学类。两门课程又分别拥有高水平和普通水平两个不同的学习级别,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

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不同方面的人对于课程的理解中,我们需要反思:①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是否就是计算机技术的?②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是否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部?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延续下来以计算机操作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是否真正、有效地培养了信息素养?……

心中的信息技术课程

现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教学。当社会中计算机家庭拥有率在提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在家庭中掌握相关操作与技巧。为了使学校的教学更有效,教学内容出现了技巧化、复杂化的倾向。而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操作与提升信息素养没有绝对的关系,这不应当是信息技术课的全部。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这种工具,只是人提升信息素养中的一部分。而提升人的信息素养应当成为课程中的主旋律。

1.结构

根据课程的发展历史、国家课标和可借鉴的国内外的课程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分成信息科技和计算机科学两部分。

计算机科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应用、了解原理。要了解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方法、计算机编程和软件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这方面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等有物质形态的“硬”技术的学习。其中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字处理、多媒体、网络软件等软件应用的教学,另一类是程序设计的教学。

信息科技主要是指针对信息的技术。主要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能力。重点是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达成这个目标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等),也可以不依赖这些现代化设备。

在这部分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更多信息处理的“软”工具。如可以使用“左手栏”工具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如前页表格所示的分析。

使用“左手栏”先将信息分成“事实”与“观点”,然后整理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汇总与反思自己的观点。利用这类“软”工具帮助人们分析、加工信息,其最终目标是从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观点或结论。

这类信息处理工具还有很多。例如还可以利用“提示语”工具列出审查自己资料的相关性和充分性的提示语,来寻找在信息技术活动中遗漏的信息。

根据学生利用信息形成观点的过程,可以将各种“软”工具分成如下几类:①获取与收集信息的工具。②甄别信息,评价相关性和有效性的工具。③分类整理(加工)信息,建立联系的工具。④运用(利用)信息、验证想法的工具。⑤分析综合调查结果(对信息的批判与理解),得出结论的工具。通过对这些“软”工具的使用,最终目标将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解决真实问题。这些信息处理的“软”工具与计算机“硬”工具相结合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素养就是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积极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态度,使之具有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些针对“软”工具的教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使用技术中的道德等内容共同构成信息科技部分。

2.关系

信息科技部分通过对“软”工具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本身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科学部分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程序设计教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两部分既有不同,也有联系。联系的纽带在于“算法思维”。

在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要有“从顶及底”的使用思路,先考虑大的、粗略的阶段,然后逐步向细节发展;在解决问题时要有顺序、分支、循环等不同的流程;在设计方案与反思过程时,需要有模块化思维……这些都体现出解决生活问题的“生活算法”。

程序设计教学的核心之一是程序设计算法。这是学生在“生活算法”的经验基础上更抽象、更具有逻辑性的表述。

信息科技部分同样也体现着算法思维。在学生使用“左手栏”、“提示语”等信息处理“软”工具时,需要先了解工具,知道工具怎么用;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真实地体验工具的使用技巧;之后还要学会改进、优化工具,使之更适用;最终将淡化工具,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作出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信息处理工具、使用工具、改进工具、淡化工具形成思维方式的过程,还是不断地发掘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步骤,逐渐形成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呈现出了“算法设计-算法实践-算法优化”的算法学习过程。

算法贯穿了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两大部分,是两部分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之一。

3.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全力追求的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从编程语言到工具性的技术应用,再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同的时代会有着不同的课程观。不过在城乡差异、学校差异、家庭差异、年龄差异等差异存在的现实条件下,计算机科学与提升信息素养将更加综合地体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即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在提升信息素养的根本目标下,有一定的空间与时间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学科。其课程设置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设备、仪器为中心。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向是技术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形成,其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上一篇: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科学思想的...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机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