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审美特色

时间:2022-09-03 03:52:43

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审美特色

一、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内涵

朝鲜族从广义来说,又称高丽族、韩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从狭义来说,朝鲜族是中国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历史上由朝鲜半岛迁徙而来的跨境民族。朝鲜族目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我国的东北等地区。

中、朝、韩三国的朝鲜族,在历史源流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考量,属于同一个民族体系,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字、习俗、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由于所处不同地域和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其文化表现又各有差别,但在整个文化交流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文化的统一性。所以对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分析,必须涵盖朝鲜半岛和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将他们看成是统一整体中的不同分支来加以研究、分析和对比。由于朝鲜国内政治的特殊性和目前对外封闭的政策,本文仅对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地区和韩国的旅游景观进行研究。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形成的载体,是旅游的吸引物,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又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旅游景观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大类。

人文旅游景观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相比于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是历史的遗留物,也可以是今人的景观创造;可以是有形的古建筑,也可以是无形的民俗表演。

讨论朝鲜族的旅游景观,即是分析朝鲜族文化影响下的人文旅游景观。包含了在朝鲜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形成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景观,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等,内容十分广泛。

二、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分类

从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朝鲜族传统民俗景观、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景观和现代朝鲜族文化景观三大类。

(一)朝鲜族传统民俗景观

顾名思义,指集中展示朝鲜族传统民族习俗的旅游景观,这类景观主要包括专门收藏、展示朝鲜族习俗的各种文博机构和朝鲜族聚居地的民俗村落等。如韩国的国立民俗博物馆、韩国麟蹄山村民俗博物馆;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俗红旗村、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镜泊峡谷朝鲜族民族村等。民俗景观还包含了朝鲜族的各种节日庆典、游艺活动、民俗表演等非物质性的景观。

(二)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景观

主要包括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各种朝鲜族文明遗留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我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韩国的昌德宫、华城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般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宫殿(如韩国景福宫、云岘宫)、传统民居(如朝鲜族瓦房、草房、木瓦房)、寺院(韩国佛国寺)、城池(辽宁桓仁县五女山城)、墓葬(支石墓)等;另外还包括各种专门展出朝鲜族历史文化遗物的文博机构,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等。

(三)现代朝鲜族文化景观

指在现当代语境下展示朝鲜族传统文化,或将朝鲜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景观。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三星爱宝乐园设计的位于巴黎的汉城公园、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韩国馆、韩国三清洞特色文化街区等。

三、朝鲜族旅游景观的审美特色

(一)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情

朝鲜族是一个跨界民族,虽分布在不同国家,但却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朝鲜族的旅游景观不管古代遗存还是现代创意、也不管来自国籍何处,都具有令人一望可知的民族特色,游客身临其境时马上能感受到独特鲜明的民族气质和浓烈厚重的民俗氛围。宫殿、民居、园林、特色餐饮、服饰、游艺、节庆等朝鲜族旅游景观,同样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个性风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

以传统民俗景观为例,不论是在有“民族文明活教材”之称的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还是有“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俗红旗村,游人都可以从衣、食、住、行、游乐等方面尽情体验朝鲜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感受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

朝鲜族旅游景观的民族特色还表现在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上。如改建后的延吉火车站,作为延边旅游景观的节点之一,整个外观造型摹仿朝鲜族传统服饰中的项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现代朝鲜族文化景观的代表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韩国馆最大的设计创意,是造型独特的韩文的使用。韩国馆将立体化和多彩的韩文符号作为空间和造型设计的基本元素,来塑造流动的展览空间,既有朝鲜民族的传统印记,又融合了现代风尚,使韩国馆具有一望可知的朝鲜民族的文化韵味,并展示了朝鲜民族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二)自然质朴的设计理念

从地理条件来看,朝鲜半岛和我国境内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气候多属温带,地形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河流密布。对长期依山傍水而居的朝鲜族人民来说,自然山水已经成为他们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受中国的阴阳、五行、风水、道教和儒教等哲学的影响,还有佛教、萨满教等“万物有灵”的理念也在朝鲜族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思想作用下,自然环境始终被认为是景观中最重要的因素。朝鲜族旅游景观中,也反映出朝鲜族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意愿。不论是建筑园林、服装饮食、日常器皿……都内含朴素,带有天然而温馨的格调。

“金鸿植在《民族建筑论》中提及,朝鲜半岛建筑的美学特征为:朴素主义、简素感、内敛的智慧、顺应自然和共同体精神”[2]。在朝鲜族景观中,常常会感受到朴素自然、甚至于接近“原生态”的设计意趣。朝鲜半岛留存的古代建筑无论在选址、规模上都是比较贴近自然的,从建筑群落、室内外空间的配置到色彩的选择、材料的使用,都体现了对自然的顺从和尊重。以韩国为例,韩国的旅游景观周围尽量保持原有地貌、植被,不随意扩宽道路或为增加配套设施而改变现有景观。连目前韩国流行的景观植物带的修剪方式都尽量不刻意为之,修剪后的景观植物带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水银”式的形态,拙中见雅。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设计者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即防止可能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历史的尊重,即对历史遗存物的保护,对历史原貌的恢复。

很多现代朝鲜族文化景观也保留了这样的传统和习惯。如韩国三清洞特色文化街区,位于朝鲜时代王室居住的景福宫和离宫昌德宫之间,历史悠久。三清洞北侧为青瓦台,南侧与仁寺洞相连,是首尔著名的旅游街区之一。三清洞原因北村韩屋村而闻名,这里曾是朝鲜时代上流社会居住过的地方,至今充满古典气息的朝鲜族传统建筑——“韩屋”仍随处可见。三清洞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保留韩屋的外观,保持朝鲜族民居古朴的装饰风格,不露出刻意的装饰痕迹。内部设计则侧重现代化功能,使原有的古旧、甚至破败的老建筑,摇身一变为大大小小的民俗博物馆、商店、咖啡店,餐馆、民俗旅店、画廊等,渲染着古朴与时尚的美妙结合,成为端庄典雅、古韵精深的魅力空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三)丰富多变的色彩美感

朝鲜族旅游景观在自然素雅、质朴祥和整体风格之下,在审美上还特别注重以丰富多变的色彩来体现朝鲜族乐天尚美的民族性格。

自李氏朝鲜以来,朝鲜半岛开始崇尚白色,渐渐朝鲜族有了“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还有酷爱木本色、棉麻原色等自然颜色的民族特性。所以,朝鲜族景观较少大面积使用鲜艳的色彩,而多以材料原色、自然山林的基础环境色或清淡的色调为主,给人一种未经雕凿、简单质朴的感觉。但在装饰细节上,用色又特别大胆、丰富,体现出朝鲜民族敏锐高超的色彩感觉。朝鲜族先民根据“阴阳五行说”,以青色、紫色、黄色、白色、黑色为主,发展出了独有的色彩搭配,反映了民族的情感。这种搭配体现在建筑、服装、甚至体现在朝鲜族的特色餐饮当中。常见的有绚烂多彩的对比色搭配;微妙细腻的相近色搭配;层次多变的无彩色系搭配等等。

朝鲜族服饰中对比强烈的“黄衣红裳、黄衣蓝裳、绿衣红裳,是朝鲜族服饰常用的色彩搭配,隐含了三元色独具的魅力,经过长期的岁月,已成了朝鲜族固有的传统配色。”[3]相近色搭配的代表有“七彩虹缎”,是朝鲜族独有的条纹状色彩装饰。“七彩虹缎”多用于节日庆典、婚礼宴会或者除恶求福的仪式上,它如同天上彩虹缤纷绚丽、多姿多彩。“七彩虹缎”主要使用红色、橘黄色、黄色等暖色系的色彩来进行相近色的搭配,不仅增添节日的气氛,同时与冷色系的蓝色等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另外,由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朝鲜族景观中黑白灰等无彩色系搭配也比较常见,时而表现为强烈的黑白对比,时而是层次丰富多变的灰调色阶渐变,古朴、稳重而含蓄。

四、结语

旅游景观是景观中的一个分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景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被欣赏,达到愉悦身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目的。朝鲜族旅游景观反应了朝鲜民族独特的民族智慧和文化观念,体现了朝鲜民族高超的审美水平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全球化影响下,各个国家、民族的景观越来越受到“现代化”、“国际化”的挑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天际线几乎雷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朝鲜族的旅游景观以她独特的面貌和美好的风情,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对朝鲜族旅游景观的研究和分析,对我们保护和营造本地区、本民族的景观,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1](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2):294.

[2] 李华东.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375.

[3] 沈福实.朝鲜族传统服饰的色彩美研究[j].安徽文学.2010(9): 94.

上一篇:浅析未来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影视动画镜头组接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