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创新建设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情况及启示

时间:2022-09-03 03:23:43

澳大利亚创新建设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情况及启示

摘要: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宣布,将在2016年年底正式建成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该系统具有全球领先的设计理念和系统构架,对于促进零售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研究澳大利亚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建设情况时,提出了对我国建设该类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实时零售 支付系统 启示

一、建设背景

目前,澳大利亚银行间结算系统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延时批量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票据清算系统和消费者电子清算系统等,主要处理支票、直接入账支付(直接贷记和直接借记)、银行卡支付和电子支付等业务。其中,主要面向公众日常资金往来的零售电子支付业务依托小额延时批量支付系统,但该系统无法实时处理业务,资金到账时间慢,通常需要2至3天,不但降低社会资金周转效率,增加银行间信贷风险,也不利于支付产品创新和客户日益增长的便捷支付需求。

2012年6月,澳大利亚支付系统委员会《支付系统战略评估创新》,提出建设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设想:一是支付业务当天能够清算;二是仅针对实时零售支付业务;三是能够在银行非工作日处理小额零售支付业务(包括直接入账支付、银行卡支付、电子支付);四是能够发送更为完整的支付汇款信息;五是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支付处理模式。11月22日,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正式实时支付核心原则和标准,并决定启动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建设。

二、建设情况

(一)建设原则

一是系统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功能;二是系统建设应公平、透明;三是系统应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支持不同种类的支付业务种类;四是系统应关注处理效率而不是业务量的增长;五是系统应具有高水平可靠性和安全性,具备较强的灾难备份功能;六是应与其他银行间结算系统保持紧密连接,便于客户使用。

(二)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1:到2016年底,系统提供7×24小时服务,发起和接收实时贷记转账,并使用ISO20022标准格式报文。

核心功能2:到2016年底,建立系统监管机制和灾难备份机制。

核心功能3:到2017年底,系统与其他银行间结算系统能够依靠多种关键字段进行关联和访问。

(三)系统构架

1、清算设施

清算设施提供以下功能:一是验证功能,包括信息交换的完整性;二是计费功能,包括系统管理、监控和预警、日志记录和审计跟踪;三是询问和报告交易功能。

2、 清算转接营运商

清算转接营运商是清算服务的提供者,需要能够建立和维护系统接口,应有较强的业务技术水平,相关机构还应对其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回访。

3、访问服务

提供核心功能3的服务,并能管理和维护客户信息,建立寻址访问数据库。

4、 通讯网络

应提供安全、有扩展性的通讯网络连接,以支持转接服务和访问服务。

5、增值服务

提供具体的工作流程、服务协议和数据支持来吸引特定用户;提供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开展风险管理、预防欺诈和纠纷解决。

6、澳联储结算

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在整个系统的角色为系统结算服务提供者,将尽量确保不发生结算风险。

7、标准维护

建立澳大利亚ISO20022标准维护框架。

(四)监督管理

由于系统涉及公共利益和作为结算中心的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因此,系统监督将依托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白皮书、支付咨询委员会或支付委员会监督的形式进行管理。

三、相关启示

(一)推动建设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

目前,我国大额支付系统实时处理规定金额以上的支付业务,而小额支付系统延时批量处理规定金额以下的支付业务,也面临在小额零售支付领域无实时电子支付系统的情况,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建设实时零售电子支付系统,作为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为百姓消费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渠道,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快建立零售电子支付相关法规制度

推动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银行卡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零售电子支付业务规范和管理,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零售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业务管理办法,夯实支付体系法律基础,有效防范支付风险。

(三)加强对零售电子支付业务的监管

建立健全零售电子支付业务监管体系,尤其是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风险监管,包括运行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欺诈风险等风险防范与处置。通过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规则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电子支付标准建设,鼓励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英.物流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2

[2]曾海彬.商业银行小额支付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吉林大学,2007

[3]谢众.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上一篇: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 下一篇:RCEP与亚太面条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