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时间:2022-09-03 02:39:08

兔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摘要:从某兔场疑似兔传染性鼻炎病例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两种细菌,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提出了预防的建议。

关键词:兔传染性鼻炎;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S858.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37-01

宜宾市某兔场建场4年多,现存种兔150余只,主要品种有新西兰兔、比利时兔、加利福尼亚兔、青紫蓝兔及奇卡兔5个品种。近两年兔群陆续出现咳嗽、打喷嚏现象,开始时病情并不严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2012年入秋以后,病情有加重表现,采用庆大霉素滴鼻、头孢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并有较多病兔死亡,遂邀笔者前去诊治。现将该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供参考。

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兔精神差,咳嗽,喷嚏明显,不时用前肢挠鼻,鼻孔周围有黏稠脓性鼻液附着,鼻孔发红,身体消瘦明显。将4只死亡兔及2只濒死兔进行了病理剖解,发现其气管及咽喉部有淡黄色泡沫,喉头充血,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肺表面有出血斑及肉变区,有的病例肺部有弥漫性化脓灶,胸腔内有脓性渗出物,覆盖心脏及肺表面。

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兔传染性鼻炎。采集病兔鼻液、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两种细菌,从而确诊该病为兔传染性鼻炎。

3 治疗

对分离到的两种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对诺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选择诺氟沙星作为临床治疗药物。

3.1 改善环境

对兔场彻底清扫消毒,每两天一次。开窗通风,并打开排风扇,促进舍内空气流通。将病情较重的病兔集中饲养,由专人管理。

3.2 药物治疗

对有呼吸道临床症状的病兔采用5%诺氟沙星(按0.1 mL/kg)+鱼腥草注射液(按0.5 mL/kg),肌肉注射,1次/d,连用7 d。其他病兔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诺氟沙星粉剂进行预防性投药,以诺氟沙星计算,饲料中按10%~15%的比例添加;饮水中按7.5%~10.0%的比例添加。

3.3 免疫注射

对没有任何症状的兔用波氏杆菌—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

通过治疗后,该兔场病情得到全面控制,极个别未愈病兔予以淘汰。跟踪观察至今,未有严重病例出现。

4 体会

兔传染性鼻炎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同时混合感染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病原菌。对该病的预防,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同行参考交流。

4.1 注重环境条件

饲养环境对该病的影响很大。平时应注意兔场的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兔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兔舍既要保温又要空气流通。笔者在生产中建议养殖户在认真做好粪便清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用酸性消毒液如过氧乙酸等对圈舍进行喷雾消毒,同时在晴朗的中午掀开窗户遮蔽物并打开排气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舍内氨气浓度。

4.2 注重疫苗接种

兔场的基础免疫相当重要,要注意对兔瘟、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疾病的免疫。要在疫苗的选择、保存、使用方法等方面多留心,避免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此外,要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以增强其抵抗力体质,保证疫苗免疫取得良好效果。

4.3 药物控制

引起兔传染性鼻炎的主要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长期使用的药物种类不尽相同,这些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药物在一些地方养殖场很敏感,但是在其他地方的养殖场却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因此,在使用药物控制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种群,建议每个月用敏感的药物做一次预防性投药,一般3 d左右,可以采取饮水投药进行。

养殖户在生产中要牢牢树立“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观念。防病既要注重从总体上把握,又要注重细节,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重视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养殖水平,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獭兔腹泻、胃肠臌气、吞食仔兔癖病的防治 下一篇:冬季家畜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