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讲习(十)

时间:2022-09-03 01:52:59

练十五――书写节奏一

【练习目的】

前面我们所做的几个关于速度的练习,一般会误以为就是书写节奏的全部,事实上,速度的快慢仅是节奏的一个组成部分,甚或可以说尚还不是节奏本身。速度的快慢会带来线质的改变,但不能真正能够触及到线条魅力本身,距离艺术尚有一步之遥。今天要做的节奏练习直接指向的就是如何增强线条的感染力,最终体现是线条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一个思路在今天的书法训练中多被忽略,而在孙过庭《书谱》中已经有清晰地表达。孙氏既把速度和节奏分开加以论述,同时又对节奏本身与艺术审美的对应关系指向特别明确。孙过庭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这句重要的书论多被世人误解,这里将“凛”、“温”、“鼓”、“和”作为动词来看就会一目了然了,而这四个动作正是书写的节奏,我们将分别加以练习。需要回头再看这句书论,会发现前面有“然后”一次,这说明此一句之前的论述是其时间上和阶段上的前提,即是说如你是写篆书先做到“婉而通”,隶书则要“精而密”,草书“流而畅”,章草“检而便”,这些尚未达到,则节奏免谈。说白了,我们习《书谱》,流畅是首要的。节奏做到了,其效果就可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了。我们先来看“凛之以风神”。

【练习步骤】

1. 体会风神所对应的线条感受。风神两字合起来,其重点在于“神”,就是精神头。在笔画即是指那种精神头十足的,飒爽而有英姿者。将这类笔画从《书谱》中分辨出进行体会、感受(图1)。

2. 四尺整幅宣纸临习所选风神十足的笔画(连原字一起),通过已经掌握的书写技法比如速度、绞转、顿挫等尽可能接近原帖的线条感受,将作业分别挂在墙上和原帖对比,分析自己所书线条质量与原帖的差距以及不同技法语言所呈现的线条审美之间的区别。

3. “凛”字之意观其两点水,或者小学语文中所习“凛冽的寒风”应该大致可以理解,即是说,“凛”之动作如寒风吹落叶般无情,严肃、猛烈、寒冷。用“凛”字法写出的那根线条感觉如一根普通的线条被冷水浇背后的状态,那种睡意全无,那种精光外射,那种神采焕然,对!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4. 心里清楚后,重新临习(图1),反复数遍,不断从身体内唤出那种“凛”的感觉和认识,手不断地去接近,直到达到原帖的那种精神为止。

5. 阅读历代书论和文论,找出关于“风神”的论述,结合自己的临习体会做自解文章一篇,不少于1000字。作业标注日期存档。

【练习说明】

孙过庭《书谱》属王字一路典型,学习王字在于求韵,韵之解多在于风流蕴藉,含蓄典雅,白蕉先生认为:“然韵字尚包含一种果断之气。”此最为知晋人者。果断之用笔大近于“凛”字,然犹隔了一层,白蕉先生又云:“风竹相迎相亚,忽迫忽避,是钟王得意处,是魏晋之韵。”这期间一个“迫”字确是点到了要害,大可玩味!大抵习王字者多于柔美秀润着眼,韩愈所批“羲之俗书趁姿媚”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病不在右军,而是学着不自知,不求果敢之气,不知凛字用笔,不知迫字用笔,横生出如此多的毛病来。即便大家如赵子昂亦是少乎此风神,仅能平顺之笔运山阴矫变之势,故为包安吴所诟病。

练十六――书写节奏二

【练习目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书法在古代书法被称为“书”,书本身的含义有二:书写和书法作品――动词之书和名词之书。在古典意义上来讲,这两者是统一在一起,没有明显区分的,但书法进入宋以后,书写的意义逐渐丧失,书法作品逐渐成为书法的全部,准确地讲,书法作品成为书写者最终追求的目标,书从一个生成和现成并重的时代转向了单纯为了最重视觉效果而书写的行为,说是行为,事实上,是行为退出,效果走向前台。“温之以妍润”便牵连到这样一个问题。妍润是现成效果,温是生成这一效果的书写动作,古典意义上的温是重中之重,这是生成妍润效果的保证,现代意义上则是注重于“妍润”效果,而为了这一效果不择手段,这应该是古典和现代书法最大的区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训练重在古典类型的“书”,古典的意义还在于欣赏作品既是欣赏这幅作品的妍润效果――但并不高,更在于欣赏所保留于作品中的作者的书写,妍润――形质,温――神采,“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即在于此。当然,在书写完全丧失的情况下,我们的训练只能采取以效果来保证动作的正确,无奈之举!

【练习步骤】

1. 仔细阅读《书谱》,从中选出能够体现妍润美感的一段(图2)。四尺整纸放大临写,注意笔毫中墨的饱和度,行笔的速度,尤其是挥毫过程中的力度、强度以及相互间的协调。

2. 体会“温”字含义及其与手部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温”既有温和湿润的一面――就物理层面而言,亦有不骄不躁,春风待人的一面――就人的心理层面而言,大体两者最好不要分开。以此方式再次进行临写(图2),观察动作和效果之间的对应情况,以字帖效果为准。

3. 将字帖合上,背临(图2),反复若干遍,做到字法,章法准确。

4.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如在春风之中,感受那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状态,唤起对于你需要温和相待者的在场状态,以这种在场状态进行书写(图2)内容,反复数十遍,体会自己的书写感受和线条的审美效果。

5. 对照字帖,进行局部细节的调整,再以步骤4书写若干遍。

6. 作业标注日期存档。

【练习说明】

以“温”字为动词,以“妍润”为形容词,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温和润都是三点水,以此来可以基本推导出两者之间的内部关系――毛笔中墨的含量肯定是要饱和的,那种枯笔、干涩者绝不在本次训练的探讨中。同时,可以看到“妍”字的“女”字旁,可以推测这大体是一种女性美――滋润、含蓄,甚至因该写出一种气质来。回到书写的动作“温”字上,你因该象对待漂亮温柔的女生一样去书写,那种猛张飞式的绝不是我们的提倡。这里有两点补充:一是在中国古代的语言中,不似现代汉语语法中将每个词的词性定得那么死,多是随境遇而灵活调整,关键在于理解和感受;二是对于一些审美品格和技术动作的准确理解,对词本身进行词源学上的还原和推导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练十七――书写节奏三

【练习目的】

我们这一次的练习在于“鼓之以枯劲”,同样,我们的理解是将“鼓”字作为动词,指向的是动作、生成,而“枯劲”是效果,指向的是审美、现成。对于“鼓”字作动词解,一般不会有什么歧义。“一鼓作气”中“鼓”字即是作“击鼓”解,当然,我们更多的是想到孙过庭自己所讲的“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其间有着一种勉强振作起来的意思,孙氏意思或在于人为王大令以下的书法家功力不足,振作笔头方能气力充盈。但不难看出,“鼓”字确实是使线条具有枯劲效果的一种运笔动作。此时的“鼓”用“奋”字来解应该是比较接近孙氏原意的。我的判断,“枯劲”二字应该主要落在“劲”字上,但“劲”字不等于“力”,劲字有力的意思,但更多的有一种精神上的振奋的意思,比如“劲头”等等,这样含有劲头的力不是那种抛筋露骨的,而是那种精神头十足显现出来的力感,以此再回解“鼓”字,就在于那笔头的一振,精神勃发出来。

【练习步骤】

1. 从《书谱》中选出感觉为枯劲线条偏多的一页(图3),四尺整纸放大临写数遍直到能够背临,要求基本做到字法、结字和章法准确,重点在于线条的力度,线条中段有一种橡皮筋被拉开后的绷紧感。

2. 离开字帖背临(图3)反复数遍,逐渐熟练后,开始强化线条的质感向枯劲靠拢,注意点在笔毫的含墨量,动作运行中的加速度,不是挥洒,而是迅速出击,包括落笔的迅疾。

3. 仔细体会“鼓”字的用笔动作,带有充分的信心后背临(图3)。“鼓”字诀其窍门就在于“鼓”本身,对!就是那种击鼓的感觉,用心感受,你手中的毛笔就是鼓槌,纸张就是那面鼓,字之线条就是你击鼓的行进路线。

4. 将书写节奏一“凛之以风神”练习和此次练习进行交叉练习,感受体会两者之间的区别。

5. 做自解文章一篇,仔细区分“凛”与“鼓”两只之间的区别。作业标注日期存档。

【练习说明】

练习步骤3中说“鼓”字诀在于如击鼓般去写字,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一切的秘密都存在于命名中,能够明白名中含义即是知道了其间的不传之秘,“循名责实”就是此意。如果你有击鼓的经验(当然要是正确的经验)因该知道击鼓时鼓槌向下落,而力气则是上提,否则声音闷而出不来,这是一点小秘密,转到书法上来,即是用力落笔然力气上提,而不是向下,这样出来的线条方能有劲力而响亮,否则看似力气挺大实则沉闷而乏光泽。现象学提醒我们要回到事实本身、回到人与世界的最初关联,一切的秘密诀窍恰恰在于那个最初的关联点上,然而由于在一个被科技包围的世界内,人们渐渐远离了实事,在概念内打转,犹如“鬼打墙”,而不能走出迷宫,站在现代的中国回望古典学问,不仅仅是书法,大体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上一篇:为美术课学具准备“支招” 下一篇:尝试创建“优秀美术课堂作业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