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时间:2022-09-03 01:34:21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摘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美体现。本文分析了充分利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现实素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现实素材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高校都把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文化多元、价值相异、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面临着诸多困难,要寻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素材,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告诉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方向。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教育内容,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提炼,把他们的优秀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主题教育方式。

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案例分析

笔者对近十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进行了梳理和汇总,从年龄构成、职业结构和事迹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年龄构成来看,这些人物的年龄分布是一个老中青排列结构,比例合理,在各年龄段都有典型的先进人物。它的作用和效果究竟能有多少,目前没有人做过具体统计和分析,但是从这个年龄分布和数据分析来看,中青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比例非常高。

从职业分布来看,“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迹涉及到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笔者对10年来总共105位典型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职业分析,党员干部在“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占有很大比例。

从事迹类型来看,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类型非常多,笔者认为可以用“顶天立地,平凡伟大”来形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类型。可以看出,各行各业都可以、也能够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类型。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社会生活中的优秀精神成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是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取得的成果。近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而生,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因而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也是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思想领域取得的重大精神成果的重要表现。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典范,他们的事迹生动的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深刻内涵。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的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可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闪烁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光芒。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让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核心道德价值范畴,是与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忠实践行者,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标尺。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的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谢延信;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轨迹的身残志坚的李丽。

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能够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堂、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感动中国”活动的意义不仅仅体现于评选的结果,而且蕴含于评选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教育和精神价值积累的过程。因此,经典的现实素材、长期的精神价值积累和反复的体会品味都使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成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必备原料。对于全民是这样,对于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84.

[2] 张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人民日报, 2007- 1- 19(09) .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4] 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7-2-12(07).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6-10-18(04).

[6] 突出主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2-23(01).

上一篇:赣州市社区服务信息化的现状及提升的研究 下一篇:由《罗密欧于朱丽叶》及《梁祝》来对比东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