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致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1例

时间:2022-09-03 01:01:15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致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1例

[关键词]胶原酶溶核术;腰间盘突出;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94-01

我科于2002~2003年用注射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患者4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其中1例因胶原酶降解产物致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主诉腰腿痛4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扭伤致腰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咳嗽及排便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CT检查示腰4~5、腰5~骶1间盘膨出。经按摩理疗、封闭等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前1个月腰腿痛加重,伴左下肢麻木,收入院。查腰椎僵直,腰4~5、腰5~骶1棘间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放散至左小腿外侧及足背。左下肢知觉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左侧加强试验阳性,左足背背伸肌力减弱,左膝及跟腱反射减弱。巴彬氏征(-),右侧正常。腰椎功能障碍。术前饮食二便正常。CT检查:腰4~5、腰5~骶1间盘膨出。入院诊断:腰间盘突出症(腰4~5、腰5~骶1)。

入院第2天,于局麻下行胶原酶注射溶核术。术后左下肢疼痛减轻,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70度,双下肢运动自如。术后第6天突发骶尾部剧痛,伴有麻木,后逐渐二便不知。会及周围知觉存在但减弱,双大腿肌力正常,右小腿肌力正常。左小腿知觉正常,但比右侧弱。左踝背伸跖屈不能,各趾运动不能。左足心有针刺感样疼痛感。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正常。复查磁共振示腰5~骶1间盘无后突,腰4~5间盘后突不明显,证明椎间盘脱出治疗有效。磁共振示神经炎改变,经过会诊考虑为胶原酶溶核降解产物引起的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给予对症留置导尿,膀胱冲洗,消炎消水肿,营养神经治疗。神经恢复予以维生素B1及B12 选穴水针注射及穴位电刺激,穴位有肾俞、环跳、承扶、阴门、尾中、承山、足三里、解溪、三阴交、昆仑等,这类穴位对左下肢功能恢复有作用,关元、中极、曲骨、三阴交等对尿潴留有作用。适量应用激素以消除神经根水肿,在腓骨小头处进行刺激,以促进神经恢复,并进行主动功能练习如下床行走等。2个月后左足五趾可活动,踝关节可屈伸,下肢感觉正常,反射、提睾反射正常,膝踝反射仍减弱。4个月后患者排尿排便功能逐渐恢复,拔除导尿管。有时排尿需腹部揉按,考虑患者长期尿潴留,鼓励其尽可能多饮水,增加膀胱尿量,以刺激膀胱收缩,避免形成膀胱挛缩。后期治疗经过半年口服中药汤剂以补肾益气、滋阴清热及神经营养药及频谱热疗治疗,肛周及骶尾部麻木消失。查体见肛周反射正常,双侧提睾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双下肢肌力正常,四肢及肛周知觉正常,自主排便、排尿。行走自如,病情痊愈出院。

2 讨论

此病例术前诊断明确,CT证实腰4~5间盘脱出,腰5~骶1间盘膨出,是溶核术的适应证。另外胶原酶有过敏及药疹等副作用,但其药物考证是科学的。其对胶原蛋白有选项择作用,对其他组织无损伤。此病例运动障碍为术后6 d出现,不是当时出现,考虑并非神经损伤,如果神经损伤应在当时出现。左下肢运动障碍但不是消失,大小便有知觉,考虑是药物刺激有关,术后6 d出现药物反应,是药物迟缓作用所致。考虑是由于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原因有二:一方面盘内注射药物后溶解致两个椎间隙变窄,对神经根压迫而致神经根水肿;另一方面,病人感觉和运动神经分离现象。如左下肢痛觉迟钝,肌力减退。右侧刺激有收缩力,左侧无收缩力。双提睾反射正常。在操作中如神经损伤,应当时立即出现。药物漏出也不可能,因胶原酶对椎间盘选择性,对硬膜无反应,对神经组织亦无损伤。MRI片示:腰骶椎管内信号增强,后作血细菌培养为阴性,排除了低毒性感染的考虑。综合上述考虑为化学性腰骶神经根炎,系胶原酶溶解胶原蛋白的降解产物刺激引起,后经过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等一系列对症治疗,患者功能得以恢复,顺利出院。

(收稿日期:2007-05-20)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误诊误治分析 下一篇:B-lynch外科缝扎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