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9-03 12:47:10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摘要:在新课改发展过程中,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对教师教学现状的探析,教师应从实现教师自我观念变革,参与和引导课堂教学,提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课堂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等途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师;教学方式;转变

教学方式是教与学的方法和形式,包括观念性的方式和观念性与物质性结合的方式,是教学方法、形式、手段等的综合。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探析当下政治教师教学方式,寻求转变的有效路径,对于新课改背景下课程与政治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知识从教师传递、转移给学生,强调的是对教学大纲所要求内容的掌握和对满足考试的需求,并非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因此,长久以来,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老师讲学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题海战术”来巩固已学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种“满堂灌”、“一刀切”现象日趋严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已适应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存在与社会发展和学生诉求脱节现象,这很值得我们教师反思。

二、教学方式转化的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知识掌握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他们的独立个性,展现他们的创造能力,展现他们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从而达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使我国教育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财力物力资源投入、时间投入(师生加班加点)、强化考试技能(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转向主要依靠教育结构优化、学生培养模式改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研究支持、管理方式创新的轨道上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方式的升级与转型,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②

三、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地转变政治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目标,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政治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水平。

第一,实现教师自我观念变革。“教师教育观念就是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实践与专业的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这些看法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行为的实施。”③人的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及其处事方式,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同样起着指导和统领的作用,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政治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改变那种“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观念,做到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我们在讲《正确对待金钱》这一课时,可以就应该如何看待金钱这一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答题考试,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第二,参与和引导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在整齐划一的训练中可以实现的。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④这说明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变“讲授知识”为“合作引导”,也就是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师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所具备的不同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得到丰富,进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第三,提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课堂解决方式的多样化。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做到,而怎样才能使其浅显易懂,有趣深刻,效率值高,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许多教师在教材上挖掘不充分,教学设计上不精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或结合不足,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理解困难。要消除弊端,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资源和媒体手段,力求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其学习需求。如,当我们在讲《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了解自己所在村委会或居委会的自治章程和方法,并用手机拍出相关视频,课堂一起讨论我国是如何进行基础民主自治的,从而淡化教师逻辑式的精心讲解,鼓励开放式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创新性的培养。

第四,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课堂。“任何一场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或重塑教师的教学行为。新课改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能否得到贯彻和落实,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将这些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⑤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由于深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这一观念的影响,教师缺乏民主教学的意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创造民主化的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走上课堂。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辩论赛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10).

[2]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10)

[3]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兼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35-40.

[4]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

[5]杨九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师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3.

注解:

①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10).

②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10)

③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兼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35-40.

④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

⑤杨九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师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3.

上一篇:幼儿园食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进餐礼仪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谁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