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真正回归生活

时间:2022-09-03 12:22:22

怎样才能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真正回归生活

一、教学目标方面: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虽然在教学目标上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也是掌握、理解、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因此,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一维转向多维,应该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二、教学过程方面: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和谐

从本质来看,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说“不”。难怪,朱永新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把“缺服务意识”列为第一。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不妨让政治课堂也呈现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

三、教学内容方面:授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

四、教学环境方面:从封闭、专制向开放、民主转化

教学时空方面:以往的教学,一般局限于书本和教室,教学空间单一、封闭,教学时间固定,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空间,教学时间也并不一定要固定在每周两课时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去获得信息,或可以利用网络或利用图书报刊资料。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刘官街道办中学 553500)

上一篇:“管国企”亟需转变到“管国资” 下一篇:求真务实 积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