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03 11:59:39

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改革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并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手段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数学教学的实践之中,使信息技术成为与数学新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有机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交流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的操作,转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路,进行新的更富有成效的初中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新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初中数学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美在哪里”。我采用了Powerpoint2003软件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让他们寻找这些图片美在哪,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我选了一张蝴蝶的图片,并对它进行了形象的分解,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就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讨论――总结,逻辑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

二、化静为动,便于理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已知的图形(五角星、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中引出课题“角”,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时钟的指针、剪刀的刀刃所形成的角中,给学生一个角的基本图形的表象认识。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总结出角的组成,并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角的组成的记忆。在演示角的组成的过程中,让角的两边从角的顶点出发,无形的把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进一步研究角做准备。又如教"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三、变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心理学研究发明: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信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反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得地过度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上册第23章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三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我采用了《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形象直观。本节课上我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2x2+3x+7的图象。这是学生能掌握和理解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输入2,3,7。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函数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我在“操作类动作按扭运动参数的属性”对话框中,将参数a变化由“2到-2”,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非常清晰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不同的变化。“参数h变化和参数k变化,图象分别会怎样变化?”我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与总结。这节内容我就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几何画板软件的帮助下,将参数改变而引起图象的改变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动态的模拟不仅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主要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如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为我们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五、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双主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体现。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24章《相似形》中,要求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从而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我先利用Powerpoint软件展示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五角星等图案由学生辨认进而得出定义。在课堂教学中,这些鲜艳、明亮的图片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很大,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相似形的定义给出后,学生自己利用几何画板或者word软件画出不同的图形。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如讲到统计图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对图表以及不同的图如柱形图,折线图之间进行转化。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创新的观点,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纵观中学数学教学现状,采用传统方式教学的还大有人在。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初中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

上一篇:反函数法求函数值域的讨论 下一篇: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