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群众监督思考

时间:2022-09-03 10:00:36

互联网时代下的群众监督思考

摘 要 网络群众监督是一种新兴的政治监督模式,是通过网络信息流通的民意,表达其意见和建议,其最终目的是起到对政府工作和官员的监督,促使其提高效率,实现为民务实清廉。因此,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创新和完善网络群众监督机制,从而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势在必行。

关键词 互联网 群众监督 作用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扩展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且缩短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群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与政府进行各种沟通交流,而成为了政治管理的参与者和权力滥用的监督者。群众的这种网上直接参与对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互联网已发展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有效渠道、网络问政的重要方式,成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平台。运用这个新的信息平台、舆论平台来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时刻提醒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起到了网络上群众的监督作用。

1互联网时代下群众监督的现状

近年来,网络应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群众则是彻底地以非官方的身份,突破了传统媒体精英们对舆论议题、价值取向和民情导引的独家垄断地位,从而真正实现了普通群众的网络问政。网络群众监督是一种新兴的群众监督形式,它是互联网时展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畅通的网上民意表达,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从而更好地让政府服务于人民,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群众监督形式,网络群众监督具有直接性、快速性、丰富性、互动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它为我国的传统监督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们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有效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有效渠道、网络问政的重要方式,成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平台。加之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对网络监督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网络监督的发展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基于我国国情,我国网络群众监督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互联网时代下群众监督存在的问题

2.1制度建设落后,缺少制度保障

当前处理网络群众监督大多是各网站传统的留言式程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网络群众监督的特点。没有以人民群众为重,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的网络制度设计,人民群众监督就没有真正的合法性。由于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还不完善,致使有些网络群众监督平台存在着传播信息失真、可控制性差等问题,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很容易导致网上侵犯隐私权、虚假言论扰乱社会秩序等问题,影响网络群众监督的进程。例如,2012年4月5日,网上一则题为《河南漯河市一房管局副局长持枪殴打记者》的视频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疯狂传播,随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引发网友热议。事件初期,漯河市缺乏对事件的重视,网民声音高涨。随着事件的发展,漯河市使用政府网站传递处理态度,对当事人依法处理,主动召开新闻会,公布事件处理进程,有效地化解了网友的猜疑。

2.2思想认识不够、研究部署不足

首先,对网络群众监督认识不足,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认识,对网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预判能力。其次,对网络群众监督工作研究分析少、工作部署少、检查落实少,往往事件在网上热炒,形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了,才去应对。例如,2012年8月7日,安徽省庐江县负责人的“艳照门”事件在互联网上呈现了大范围的传播趋势,虽然最后证明该事件与庐江县无关,而是合肥学院团委副书记汪昱,但是一个由传言构成的舆论场却把庐江县“拉下水”。在此过程中,由于应对网络舆情的被动,使得该县深陷于舆论漩涡之中。

3互联网时代下群众监督的保障

3.1建立网络群众监督机制

首先在制度上,必须是人民群众为重,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这样人民群众监督才具有真正的合法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人民群众顺利起好网上监督作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十一部分第38点说明,“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例如,2013年3月20日,四川省广元市民生政务微博大厅正式开通上线。该大厅集民生政务信息、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回应网民监督等诸多功能为一体,整合了该市各县区和民生部门的官方微博,并在腾讯网和新浪网并网运行,在全国、全省尚属首例。地方政府敢于直面网络强压,更加坚定“民意第一”。

3.2加强领导干部网络素质培养

加强对领导干部认识的提高,是网络群众监督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年纪比较大、观念又相对保守的情况下,不容易通过网络了解民意,这些客观因素阻碍了人民群众的网络监督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加强领导干部网络使用能力建设,并改进其执政方式,锻炼和培养他们获取、评估和使用网络民意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广大领导干部更好地从网上了解民意、引导民意,用网络舆论来解决相应工作中的问题。

总之,中国的网上群众监督正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网络群众监督的前景都令人期待的,它将以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姿态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2] 付贝贝.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现状研究[J].特区经济,2013(3).

上一篇:通过行动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频器制动方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