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

时间:2022-09-03 07:35:05

摘 要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对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在确认无药物禁忌证以及血压不低于100/60mmHg后,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心率,血压加用多巴酚丁胺针40~80mg,并配合硝酸甘油针5~10mg+生理盐水36~46ml入微量泵,根据患者血压调整微量泵的速度;对照组56例在强心,利尿扩管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酸甘油针5~10mg+生理盐水46~48ml入微量泵,根据血压调整泵入速度。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1%(P<0.05)。结论:硝酸甘油与多巴酚丁胺可作为心衰的常规治疗。

关键词 硝酸甘油 针 顽固性心衰

心衰的传统治疗一般是强心、利尿、扩管等,而顽固性心衰患者多脏器的功能的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而洋地黄制剂又存在好多的禁忌证,剂量偏小达不到纠正心衰的目的,过大又容易导致洋地黄中毒,而多巴酚丁胺针,硝酸甘油针的联用成功的降低了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了实证,2010~2012年收治心衰患者200例,其中144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心率,血压给以多巴酚丁胺针,硝酸甘油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200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诊断学标准,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男127例,女17例,年龄50~87岁,平均68.5岁;主要病因:冠心病65例,高血压心脏病45例,风心病20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肺心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岁;主要病因:冠心病25例,风心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肺心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按NYHA分组,治疗组心功能3级90例,4级54例;对照组心功能3级30例,4级26例。心脏彩超:左心扩大98例,全心扩大46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48例,中度反流73例,重度反流23例。射血分数0.3<EF<0.45 73例,其中EF<0.3 41例,EF≥0.45 30例。对照组左心扩大38例,全心扩大18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8例,中度反流30例,重度反流8例;射血分数0.3<EF<0.45 28例,其中EF<0.3 17例,EF>0.45 11例。两组无论年龄,性别,病种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管,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尿量以及心衰症状逐步调整“硝酸甘油针与多巴酚丁胺针”的剂量,治疗20天后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以心衰症状消失,心脏扩大改善,心功能恢复2级;②有效:以上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③无效:无变化或心衰症状稍缓解,体征无改变。

结 果

两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采用硝酸甘油针联合多巴酚丁胺针治疗心衰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冠脉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和心肌需氧量。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心脏的B1受体,因而它能增加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可间接降低肺毛细血管嵌楔压,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它的变力效应明显强于变时效应,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本组效果显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针联合多巴酚丁胺针其疗效达97.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这两种药物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生。而甘精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在胰岛素的A链上21位用甘氨酸取代天冬酰胺β链30a和30b位各增加1个精氨酸,改变了胰岛素的等电点[1],其在pH4的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注射到皮下(pH 7.4)后形成细小的胰岛素微沉淀。这些沉淀在较长的时间呈持续、稳定地释放胰岛素单体,注射以后作用呈一平稳、无峰值的曲线,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2]。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注射后1~2小时起效,无明显的作用峰值较好的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是基础胰岛素补充的理想制剂。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结束时使用甘精胰岛素者与使用中效胰岛素者的平均HbAlc相似,说明两者血糖的总体控制是相近的。但是,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低血糖发生率15.0%,对照组发生低血糖21例,低血糖发生率52.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甘精胰岛素安全性优于中效胰岛素,在稳定血糖方面远远优于中效胰岛素。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患者的依存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Rosenstock J,Daileyg,Massi-Benedetti M,et al.Reducedhypoglycemia risk with insulinglargine 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insulinglargine withhuman NPH insulin in type 2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4):950-955.

2 戴晓灵.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6):374.

上一篇: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下一篇:胎盘植入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