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闻阅读题

时间:2022-09-03 06:08:27

如何做好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闻阅读题

一、掌握新闻文体及阅读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最新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定、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主要特点:用事实说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含在主体里,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作用分别是: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导语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导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性导语,作用是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使受众尽早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通常是用来设置现场或营造某种氛围,它强调的是自由和吸引力。

主体。主体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叙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表现主题思想。

背景。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背景分为三类:对比性的、说明性的和注释性的。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背景一般可起到下列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衬托、深化主题,表明记者的观点。

结语。新闻的结语分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作用不尽相同。

(二)把握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新闻是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按照如下五个步骤。

1.看准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看准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新闻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别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抓住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梳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梳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辨析叙述方式”,即辨析文体主要采用的是什么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的叙述方式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序、倒序,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

5.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分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分析。

二、掌握报告文本及阅读的相关知识

(一)调查报告的定义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本,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在内容安排上,主要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主体部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如何实现现代化 下一篇:情在读中 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