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间织锦图案艺术

时间:2022-09-03 05:05:02

湖南民间织锦图案艺术

【内容摘要】湖南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历代湘楚文苑,钟灵毓秀,孕育了织锦这一民间艺术。文章聚焦于湖南民间织锦图案,由浅至深分别从题材、造型、构图和色彩四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织锦 构图 题材 造型 色彩

织锦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民间织造工艺之一,民间织锦拥有编制精巧、纹样繁多、色彩绚丽、风格质朴的特点。民间织锦继承了历代织锦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反映出民间智慧和勤劳本色。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间织锦艺术也得以不断发展,百花齐放,民间织锦主要以土家锦、壮锦、傣锦、蜀锦、鲁锦、瑶锦和黎锦为代表。湖南地处洞庭湖之南,为楚文化发祥地。历代湘楚文苑,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孕育了织锦民间艺术。湖南有土家、苗、侗、瑶四大锦。土家锦的构图饱满,题材丰富,尤以“西兰卡普”闻名于世;苗族织锦色彩沉着、古朴厚重,“牛肚被面”名声在外;侗锦制作细腻精美,色彩明快和谐;瑶族织锦纹样粗狂单纯、质朴大方。其各自充分发挥不同的工艺手法的特殊效果,体现着不同的审美情趣,颇具审美价值。本文重点从构图、题材、造型、色彩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湖南民间织锦图案特色,并借此进行当代图案设计。

一、构图

湖南民间织锦图案的构图特点与工艺限制、朴素的审美观念有着紧密相关的因果关系,总体而言,属于格律体构图。整块织锦面料图案既有规律的骨骼限制,又在骨骼内产生韵律感。中心主体图案以四方连续的波形、阶梯型、二方连续和菱形连续式排列居多,边缘则以散点式、波线式、折线式的骨式作为装饰。基本上是相同形态结构的重复,形态不仅美观,也为编制带来了方便。如图1,主体图案四十八勾花上下重复地排列在龙骨纹之中,布边又以左右重复的回纹装饰。虽然排列规律单一,但是波浪状的龙骨在静止中带来了生气,使整体形象端庄又富有活力。整体构图饱满,颜色厚重和谐、花清地满。

二、题材

不论哪个民族的织锦都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湖南民间织锦从锦名到应用民俗与被面、服饰密不可分。对子孙繁衍的重视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歌颂始终是民间织锦的母体,主要通过借物寓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图1的四十八勾主体抽象纹样,其隐喻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用一首土家族的民歌就表达得十分风趣和直率。歌曰:“四十八勾勾小姑,土家被盖巧功夫,郎若看得新式样,陪装嫁奁中意不?”四十八勾纹呈多层次的中心扩散状,既表现太阳的光芒四射,同时四十八勾也是母性崇拜的隐喻。因为土家族先民视太阳为女性,月亮为男性,还有太阳妹妹和月亮哥哥的传说故事。图案题材多以生活事物和自然事物为主。随着文化的发展,纹样的设计愈加丰富。商代已见提花菱形纹样,汉代的提花已经十分成熟。现知的自汉代以来的织锦纹样多为奇禽瑞兽,如虎、龙、飞鸟、凤等。纹样的出现与当时的认知观念密切相关,将益寿、益子孙的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物象。同时在民间织锦中有许多表达同样吉祥寓意的文字也屡见不鲜。例如汉代织锦中出现的文字就有“万世如意”“长乐光明”“万年丰益寿”“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寿宜子孙”等彩色文字题材织锦。大多数民间织锦艺人都生活在农村,与大自然保持着直接和全面的接触。由此,生活中的花、树、草甚至蔬菜、瓜果都是常见的题材。这些题材形象都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又具备了特定的含义,例如苗族织花中的岩墙花(又名刺藜花)经济价值并不高,但是民谣中说:“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生在刺藜边。”因此作者对刺藜上升升天的情感倾向就不言自明了。湖南民间织锦图案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即动物、植物、日常用具、抽象几何纹、吉祥文字和天象题材。

三、造型

民间织锦图案的造型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依靠经纬组织变化的工艺特点直接促成了织锦呈几何格律点阵式图案风格和折直线造型风格;另一方面是中国绘画的工艺装饰风格对织锦的影响。工艺方式的制约使形象的构成通常用三角形、菱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结构来组成各种动物、人物、植物及图腾等纹样。早期出现的织锦纹样几乎全是几何形,如卐纹、回纹、菱形纹、水波纹、云雷纹以及概括成几何形态的人物、动物纹。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受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的制约,形成了特定的风格。少数民族使用的腰机,其功能只限于制造直线或折线的几何型花纹。工艺限制促成了不同民族地域以至世界范围内的民间织锦几何抽象图案造型。如俄罗斯民间织锦中的八角花与侗、苗、瑶锦及土家锦图案风格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图2、图3、图4)。

西方在前印加染织纹样中发现了大量的几何纹样。在前印加古典期,印加人还没有文字,几何纹反映一种巫术性,表达他们的神灵信仰。几何形纹样有三角形、锯齿纹、阶梯纹、万字纹、雷纹、四角纹、格子、钥匙纹、十字纹、连环纹等。印加人认为这些几何纹象征再生、复活和循环,所以在服饰上经常会织有此类题材,图3中前印加套头衫织锦图案中的八角花与我国湖南民间织锦中的八角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湖南民间织锦几何形纹饰构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折直线造型骨架和抽象纹饰填空装花上。人们在织锦的构成规律上甚至形成了高度概括的口语。如土家织锦中的“台”“坝”“盘”“朵”,“台”指台阶、梯级;“坝”指幅面的横向分割;“盘”指菱形、六边形、八边形框架内的适合纹样;“朵”即指适形造型的单独朵花。苗锦中的棋盘花、桌子花、绳子花均是构成形式上的俗称。瑶锦八宝被将挑经纹饰带横向间列的四个纹饰称为“一桶”。织锦图案的秩序化、几何化装饰美的形式都是依赖和建筑在其表现的结构特殊个性基础之上的,并非是一种纯形式的产物。其轮廓的和谐、绚丽的填花,大部分是有机的、有作用的结构所直接产生的效果,并非因其有色彩或是特殊的形式我们才喜爱民间织锦,而是因为产生这些特殊形式的内部是智能、巧妙的组织。工艺与材料对于图案的设计形成的限制,也可以转化为优势。正是因为在织造中存在着工艺的制约,才使得这一品种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绘画对织锦造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艺装饰风格上。知足常乐的传统文化对传统艺术影响极大,其在绘画艺术上的表现是满足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产生意象性造型理念。美化意图的体现是装饰性,其先天属性是平面性。中国服饰纹样大多以绘画为先导,绘画始终蕴含在工艺装饰中。由这一母体输入的血液,除了平面性,还会是什么呢?民间艺术大量地保留着装饰性,这是因为民间艺人在从事实用性的工艺创作时,美化服饰装饰性的思想根深蒂固。

四、色彩

湖南民间织锦中的色彩是一种平面化的装饰色块构成,它随不同的材质和经纬色纱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纯色表现出人类原始色彩本质。纵观中国民间织锦纹样的色彩,大量应用高纯色相互补关系组织色彩,传达了一种生气、热情、野性的意象,也蕴含着一定的原始韵味。其用色的大胆、纯粹,即便是当代的调色大师也是难以企及的,富有强烈的挑战性。苗族传统刺绣服饰色彩运用突出的特点是高反差、高纯度、强对比,把色彩的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和明度对比推到了极致,因此色彩极为饱和、绚丽而强烈。在对比色中求调和,在同类色中得到对比。浓烈鲜丽的色彩令人激奋、赏心悦目;强烈的色相对比意味着年轻、好胜、充满活力与朝气;整体色调富有动荡、积极向上的意象,并具膨胀、伸张、外向、前进的感觉。这些精美纹饰绚丽强烈的色彩表现与山地艰难的生活环境及旧时代劳动妇女的劳累辛酸的人生历程形成鲜明反差,以此表达内心涌动着的对生活的激情和勃勃生机。

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民间织锦艺术是中国本土文化熏陶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它不仅给我们传递出装饰艺术美的享受,更是我们学习装饰艺术可以借鉴的财富。当今我们的艺术教育导向应更好地踏踏实实从自身文化特色出发,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从而使之得到更好的继承和长足发展,正所谓:“立足本土,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王连海,朱悦梅.民间织花[M].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6.

[2]左汉中.民间织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41.

[3]段建华.民间染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0.

[4]吴铭,辛维金.中西方传统服饰纹样的比较[J].装饰,2005(8).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上一篇:剪纸艺术变形夸张图案的起源 下一篇:史诗雕塑和空间结构的文学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