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03 05:03:14

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摘 要:新课程下,我们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争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所以,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我认为,首要的考虑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只有在想学的基础上才肯学,才会用心的学,才会提高教学效率!那至于怎么让学生产生这个想学的心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效率;提高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确切的说是要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那关键是如何来做到这个“改变”和“提高”?我想对于不同的老师,肯定是有不同的做法!但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首要的考虑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只有在想学的基础上才肯学,才会用心的学,才会提高教学效率!那至于怎么让学生产生这个想学的心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一、认识存在的误区

1.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很重要性,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一般是怎样教这个内容的?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样的?怎样正确地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找准提问切入点?

2.教学方式随意性大,一节课的练习、提问多的可以几十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公开课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就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是按照的。

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中提问的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发问和学生的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

1.激发学生学习

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问点拨,因势利导,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份。因此,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有极大的益处。

2.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有效思维,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是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这时候,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但是,教师倘能分辨清楚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及时地以提问方式给予指导,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3.获取反馈信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映出的思维受阻、歧义、遗漏等一些问题,较之从作业、测验来反映能更及时,清楚;从而教师能及时调整策略,从而达到合理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进一步说,如果教师能长期系统地总结成败得失,积累经验教训,那么对教和学两方面的规律,都将有全面认识,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将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三、变化技巧,全面优化教学中提问的技能

1.提高设问技能,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这包括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难度控制要求适度合理。

2.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可以为问题设计的难度控制提供数量依据。

3.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以后两种问题为主。这样的问题经验性重、联系性紧、趣味性浓、探究性大、穿透力强、覆盖面广。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课型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4.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改变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2.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是无甚益处的,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3.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4.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有些内容看起来处处是问题的,其实那里根本就没有问题了,因为那些问题学生自己也可以看出来,也可以提问出来,所以就不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但如果这里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到两个来设计,而不是那种“遍地浇花”式的问。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

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果我们真的都能做到这些,那么我想我们一节课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说:“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星春.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探讨,2006.9

[2] 曾庆宝.新旧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对比与思考,2006.2

[3] 钟启泉.“情意教育论”述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

上一篇:探寻解决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 下一篇:浅谈怎样当好职业学校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