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大同策略(GSP)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

时间:2022-09-03 04:46:48

礼貌大同策略(GSP)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

【摘 要】以利奇的礼貌原则为基础,一些学者对礼貌和利奇的礼貌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一些争议, 利奇把GSP作为一个通用的准则。本文通过分析特定的汉语言语行为,旨在探讨GSP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希望它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礼貌大同策略(GSP);应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本文讨论的是礼貌在言语行为的范畴。因为在一个社区里,礼貌是和适当的言语行为紧密相连的,来自不同社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礼貌标准。因此,选择正确的礼貌策略在社交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介绍GSP,本文旨在探讨在礼貌大同策略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

一、礼貌大同策略(GSP)

利奇教授主要论述了礼貌言语行为的普适策略和原则,在追溯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以往礼貌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东西方文化在表达请求、谦虚、致歉、邀请等礼貌言语行为上的契合性。这些原本被当作有着较大文化差异的礼貌言语行为,实际上有着共同的策略限制,即“礼貌大同策略”(GSP)。他强调指出,“礼貌大同策略”假说并不是否认礼貌言语行为间在某些维度和方面的质和量上的文化差异,而是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宏观框架,在此框架内,可以就不同维度和方面(如人际距离、地位、上下级关系、圈内外的区分、集体和个体关系的区分等)所占的权重等级和影响程度谈论各类情境下东西方礼貌言语行为之间的差别。

二、礼貌大同策略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

具体地说,有礼貌在汉语言语对话里就意味着知道要如何去照顾到对方的面子或脸面,使对话得体恰当。也就是说,说话者如果能说让人有面子的话,就会让人觉得很讲礼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讨论礼貌大同策略在汉语言语行为的应用:邀约,赞扬,道歉和感谢,观点表达。

1.邀约

在汉语言语行为中,提出邀请常被看成一场礼貌之战,这就意味着提出邀请经常是拉锯战。也就是说,在汉语里面长会有以下情形发生:

邀请――拒绝――邀请――拒绝――邀请――情愿地接受

事实上,上述情形起源于礼貌的不对称特点。在汉语里,这是文明举止的典型表达。在中国,一般邀请要经过三回合才能成功。让我们看以下例子:

(1)甲:明天来家里吃饭啊。

乙:不来了,太麻烦。

甲:麻烦什么呀,菜都是现成的。

乙:那也得烧哇。

甲:你不来我们也得吃饭啊。一定要来呀,不来我可生气啦。

乙:好吧,就随便一点。

(Gu, 1992)

正如上面例子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邀请真的是很特别的拉锯战。然而,正如礼貌大同策略所述,这种做法与第一次准则相符。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同时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大。

2.赞扬

赞扬就是对他人的表扬或正面评价。一般来说,赞扬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表示主人的友好,以及愿意增进友谊的愿望。

中国的赞扬还有另外的功能,即利用赞扬恭维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在社会交往中,赞扬他人是很重要的。接下去我们要讨论的是礼貌大同策略如何应用于中国的赞扬言语中。

在汉语里,根据谦虚原则,贬低自我素质就是提高他人地位。 事实上,当谈及他人时,提高他人的素质是很受重视的。中国的礼貌原则比起在讲英语的国家里功能更强大。在讲英语的国家,人们习惯更礼貌地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不是去否认它。尽管说话者表示赞扬的话题各不一样,但是为了成功的交际,他们都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现在让我们来看以下例子:

(2)甲:我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想了半天!

I’m so dumb. I can’t believe it has taken me so long to figure out such a simple question!

乙:你还笨哪?那这世上就没有聪明人了!

Come on! If you were dumb, there wouldn’t exist any smart guy in the world!

(Leech, 2005)

以上例子中,甲的自贬引出了对方的否定,这就与谦虚原则相符,即对自己尽量贬低。换句话说,这就用含蓄的方式表扬了他人,这种做法就很适合中国的习惯,在中国是赞扬他人的一种很普遍做法。

3.道歉和感谢

道歉和感谢是主要的社交行为. 他们是用来维持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如若说话人违反某种社会规范或交际时,说话者就需要道歉。根据说话者的价值和习俗,当说话者得到好处就要表示感谢。

在GSP,利奇用“责任”来揭示主宾关系。若是道歉,主就得向宾表示责任并高度重视。若主的过失被最大化,主就必须向宾作出道歉。正如下面例子所示:

(3) 甲:实在对不起,我把书弄丢了。

I’m sorry, I have lost your book.

乙:没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It doesn’t matter, that’s not a big deal.

甲:真的很抱歉,请你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买本给你吧。

I’m terribly sorry, please forgive me, I don’t intend to do this. I’ll buy one for you.

乙:不用了,不用这么麻烦,真的没关系。

That’s all right, it needn’t to do so. It’s just ok.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甲强调自己的责任,甚至想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去买本书还给乙。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点适用中国文化的道德原则,使他人受惠最大而有礼貌。乙的回复就应该降低甲的责任,尽量使甲责任最小化,让甲认为一点也没有甲的关系。

4.观点表达

表达观点是为了维护协议,这是理想化的礼貌。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GSP以及它在中国的言语行为中是如何应用的。

(4) 甲:赵老师上课上的不错啊。

A: Mr. Zhao really gives a good lecture.

乙:嗯,但我更爱上李老师的课。

B: Yes, but I’m afraid I like Mr. Li’s better.

(5)甲:我觉得老张是个好同志,你觉得呢?

A: I think Zhang is a good guy, yes?

乙:如果他不是天天迟到的话。

B: If he is not late for work every day.

在例子四和五中,甲想要乙给出了自己喜欢的答复,但乙却持不同的观点。在例四中乙先给甲一个赞同的答复后在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重视了甲的观点又给甲留了面子。例子五,乙避免直接不赞同甲的观点,而是采用一种看似沉默方法,事实上是否认甲的观点。因此,根据礼貌大同策略,乙方法做出的回复让人容易接受又有礼貌。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汉语具体典型的言语行为的分析,探讨了GSP在中国言语行为的应用。如利奇所指的,尽管文化不同, 还是有一个普遍使用的行为依据,所以中国人所谈论的礼貌和英语为母语的人所谈论的“politeness”并不是完全不相关的现象。此外,如今国与国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文化的融合也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文化的融合,人们接受更多的其他文化,这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地影响。就像现在,回应别人的赞美,更多的中国人更愿意说 “谢谢你”而不是“没什么”。因此, 在特定的情景中,要学会如何选择正确的礼貌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Gu Yueguo, 1990 [M].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2]Leech.‘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 [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5) 160, 3-30

[3] 何兆熊.L.R. Mao,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 Revisited and Renewed [A], 2003,《语用文献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国语》[J],第3期,1998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 下一篇:鞍山市区幼儿园幼儿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