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球运动在高中课程中的开展意义

时间:2022-09-03 02:48:10

躲避球运动在高中课程中的开展意义

躲避球运动最早源于英国,随着欧洲移民新大陆在1900年左右盛行于美国。1902年,日本留美归国学人将躲避球运动引进日本,由于该运动价值深受肯定,遂于1913年起被日本学校列为体育教材。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受到课改的推动和普及,许多高中学校都欣然接受了躲避球运动作为学生锻炼身体、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该运动是一项以集体对抗的进攻与防守相互交错的全身心运动。通过躲避球运动,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从原有单一、枯燥、传统的课程要求,逐步转换成以学生兴趣、探究性、自主性、潜能性的培养为目的,以及树立“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的终身体育为最终目标。

一、课堂教学新手段――表象训练在躲避球技术环节、游戏规则的运用

在我校躲避球的授课过程中,在进行初步的掷球、接球、闪躲、准确度等方面的技术教学后,教师则通过规则的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躲避球运动的相关游戏规定。同时配合采用表象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们闭上眼睛,依照教师语言的引导(加强技术的具体细化),使学生们想象自己在球场上真实的比赛情景。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向教师提出有关于比赛技战术配合及规则相关问题。

这样的结合授课方法一方面能使学生主动想象某一技术动作,引起大脑运动中枢的兴奋,积极调动相关肌肉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在躲避球活动中肌肉运动与实际身体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自觉建立、巩固和回忆动作技术,在实战中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和定型。另一方面,利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察性和可控性的相应提高,帮助学生活跃思维的同时,加强了她们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性。

二、课堂教学的新气象

高中女生17、18岁是身体发育趋向于成熟的时期,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对于她们的心理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由于之前学习压力的累积,许多女生在高中时期体型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该时期她们的性格则比较内敛、含蓄、腼腆、自尊心强,一方面想要表现自我,但一方面却又害怕失败。生理和性格的综合原因作用下,体育课上经常出现懒散、闹情绪、怕脏、怕累的现象。期间高中女生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对于一些对抗性的团队活动总有着排斥的心理。

然而,随着躲避球进入课堂之后,渐渐地她们改变了原来“脚下深根”的状态,从而转变成持球后左右闪躲、跳跃的活跃场景。由于躲避球是软式的排球,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女生们都逐步克服了对于球类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在安排以小组练习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迎面掷球和双手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在不断的练习中,她们也养成了敏锐的预判能力。其中,接球的学生根据判定来球的方向,事先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找到球的落点并及时接球。而对于掷球的学生而言,则会通过观察对方的行动,迅速与同伴组织进攻。学生们在每一次进攻和防守的配合中,不仅建立起了对于该项目的浓厚的兴趣、发展了自身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心肺功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还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摆脱了以往的沉闷和乏味。并且,通过躲避球的一段时间教学后,在其它项目(篮球、排球等)的教学过程中,女生们仿佛“脱胎换骨”,总能从运动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

三、情感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

情感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和养护身心的良好习惯,形成团结互助、拼搏向上、坚忍不拔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躲避球在高中女生中的开展,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并通过自行组织竞赛等方法,促使学生们能够团结一致、相互协助、相互信任、共同面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增强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意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躲避球在闪躲过程中,同场的伙伴因场地有限可能会有相互推让和碰撞的现象,即便如此,一旦有人跌倒,同学们都能伸出双手,将同伴搀扶起来并相互关心继续进行活动。另外,原先一些胆怯、内向的女生,在良好的气氛带动下都能积极、大胆地和她人沟通参与活动。在这种进取、热情、踊跃、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课堂上经常都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欢笑声。课后,许多女生时常都会意犹未尽,讨论、总结之前活动中的表现,并希望在下一次的团队中表现到更好。

课堂的情感学习目标,早已不仅是写在教案上的一个内容,而是需要体育教师们把它贯彻落实在每节课堂中,具体实施的教学目标。

四、弱化评定结果,设定合理目标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形式时,应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因人而异的期望目标,使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尽可能的在一堂课内,使其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就感与喜悦的心情,并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弱化最终成绩,让学生尽可能地尽情享受躲避球带给她们的快乐,以促使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身体与心智,又能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寻求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强她们对体育的喜爱之情,引导她们养成良好、积极的锻炼习惯。

目前,躲避球的火热开展是提升高中女生体育课活动量、强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增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途径之一。该运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进一步地将体育的教育目标领向另一个高度。体育的发展是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并为人才练就成能够适应社会快节奏下发展的心理、身体的承受能力。因此,各种能够发展身体、调节心智的新型体育活动,只要开展得当都能收获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体育组201203)

上一篇:以构建和谐班级为基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下一篇:台湾服装电商lativ:“台版”优衣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