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风险测试当摆设

时间:2022-09-03 02:00:43

别拿风险测试当摆设

近期创业板开户前须经风险承受力测试,这表明眼下风险承受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有助于减少理财纠纷。但是,风险提示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得扎实到位呢?

创业板可以开户了!近期,当股民老张到证券营业厅开立创业板账户时,他发现要先向证券公司提供本人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风险偏好等基本信息,然后还必须要做一份风险承受能力测试。“证券公司的人说了,这是要让我们股民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力,要是承受力太低的话,他们就会劝我们别开户了。而且还得有两年以上的炒股经验,否则就不能开户了。”老张说道。

事实上,创业板开户前先测风险承受力只是眼下风险承受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大,正有越来越多的复杂而潜在收益较高的投资领域对普通老百姓敞开了大门。然而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一些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的老百姓贸贸然踏入各种各样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世界中,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并很容易引发种种纠纷。

因此,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对老百姓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是摆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风险测试很有必要

所谓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有足够能力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其正常生活。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偏好是最重要的两项参考指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两个指标常常会“打架”――当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有着比较激进的投资偏好时,到底是否该让他购买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呢?

从理论上说,风险承受能力是投资者的客观条件,并不因投资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而风险偏好则是投资者的主观态度。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基础也更重要。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理应优先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不是风险偏好。

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老百姓由于缺乏专业理财知识,选择投资产品时容易“跟着感觉走”,因此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风险偏好(喜欢买什么),而忽视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合买什么)。这也是银行等理财产品销售方有义务主动引导投资者购买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银行理应针对客户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供其挑选。

有助于减少理财纠纷

但记者暗访发现,目前各家中资银行都没有严格执行投资者不得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产品的规定,只是遵循“提示风险,尊重意愿”的做法,有的甚至连“提示风险”都没有真正做到。试想一下,连销售人员都说风险测试“无所谓,没什么影响”的时候,缺乏专业理财知识的普通投资者又怎么会主动去重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呢?就算他们填完问卷发现自己是保守型投资者,但依然没有在思想上有足够重视的话,那他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决定投资,这就给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当然,把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行为一棒子打死也并不合理。就算有的人是保守型投资者,但只要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比如拿出个人金融资产的20%购买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而把剩下80%的资产拿去购买债券等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度就很低。然而问题是,有多少投资者在投资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高风险产品时真正意识到了“可能面临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风险”,并为此进行了适当的风险控制呢?

毕竟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有很多理财纠纷就是缘于投资者购买了不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却茫然不知,当风险真正到来的时候,就突然无所适从了。因此,只有银行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担负起引导投资者购买适合他们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才有可能在投资风险发生的时候,减少类似的纠纷。

问卷设计应更科学完善

记者暗访中还发现,目前市场上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内容和格式。有些问卷设计太过简单,只有四五个选择题,很难全面测试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有些问卷则设计得太过复杂,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太高,甚至出现了许多心理测试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在测试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非风险承受能力。

总之,这样混乱的风险评估问卷可能导致同一个投资者在不同银行或基金公司会得到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记者在某银行所做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是进取型,但在另一家银行测试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平衡型。

风险测试对投资者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十分重要,对问卷的设计也有较高的要求。经记者多方面调查了解到。目前国外比较科学的问卷设计包括年龄、工作性质、投资期限、投资目的、投资经验等内容(详见表)。

然而目前有关监管部门只是对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做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对问卷设计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就问卷设计有更细致而明确的规定,使问卷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能反映投资者的真实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投资参考。另外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把各种管理办法、风险指引的文件细化,特别是把风险告知义务、告知内容方面再细化,尤其是增加强制性告知内容,化虚为实,迫使银行必须重视这项工作。

说到底,风险提示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到位,最能看出银行是否切实把客户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在这方面,我们中资银行的确应该好好向外资银行“取取经”,真正把银监会的《通知》精神细致落实。

上一篇:银行风险测试暗访 下一篇:统计数据何以频频“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