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时间:2022-09-03 01:41:58

梨树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摘要 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总结了梨树县玉米水肥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以促进梨树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玉米;水肥一体化;优势;现状;问题;吉林梨树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54-01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of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corn were summarized in Lishu County,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were analyzed,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of corn in Lishu County.

Key words corn;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advantages;status;problems;Lishu Jilin

东北地区作为玉米的主产区,在整个生育时期耗水较多,且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降水量及降水时期是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近几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投入量逐年加大,但肥料利用率却逐年降低[1-2]。因此,一旦遇到干旱年份,在传统农业耕作制度中,灌水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大水漫灌,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仅水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并且大量的肥料,尤其是氮肥,会随水流失或渗漏到根层以下,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显著提高水资源及肥料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因此,应用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提高水资源及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4]。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未来农业生产上的一次革新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供水均采用的为管道直接在适宜的时间对根系灌溉适量的水,并结合作物的实际需求,对具体的部位进行水肥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经过统计,在大田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年平均用水量可降低500 m3/hm2,通过与传统的大水漫灌进行比较,节水的程度可超过80%。

1.2 节肥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可以有效地防止肥料的流失,而且该技术主要集中在根系的附近使用,更易吸收,大大提高肥效。通过与传统的施肥方式相比,肥效可提高20~30个百分点。

1.3 节药

在温室中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后,通过与沟灌施肥的方式进行比较,前者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大棚内的湿度、温度等,大大降低了病害发生的几率,从而节约农药的成本,据统计,采取该技术后,田间农药的使用量可降低3~4成。

1.4 省工

在作物的生产中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灌水、施肥、施药等环节的用工均有所降低,可节约一定的劳动力。

1.5 增产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根据作物对水分、肥料的需求而实施的,通过合理地配比水分和肥料的施用,可以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养分、水分环境,提高作物的品质、产量。

1.6 方便田间作业

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与传统的漫灌相比,田间的土壤较为干燥,在灌水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其他田间管理。

1.7 有利于耕地地力维护

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作物的需求规律,通过对灌溉量及施肥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土壤随水而冲走,达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效果。

2 梨树县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

梨树县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在化肥施用上以量大和一次性施肥较多,广大农户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非常普遍,不合理的施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污染。目前梨树县氮肥的利用率不足35%,个别可达20%以下,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为35%~50%,肥料利用率低。同时化肥在梨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梨树县粮食连续增产的背景下,如果不调整农民的施肥理念和方法,化肥在农业增产方面的作用已经很有限。

因此,自2008年开始县农业总站在省土肥总站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开展了旱作节水方面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此基础上,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也在梨树县开展了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目前推广面积3 333.33 hm2,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

建立了以黑土为主的泉眼沟村和以沙土为主的付家街村2个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为今后的试验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2.2 初步形成了适合梨树县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模式

结合梨树县的自然降雨量和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需肥规律,考虑到本地农户的习惯施肥水平、投入产出比、农民操作难易程度等,经试验和示范,初步总结出了梨树县现阶“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模式:按配方确定施肥用量,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减少追肥量20%~30%,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在玉米的拔节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分次施肥。

2.3 应用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试验示范推广,一般年份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农户在黑土地上表现增产15%左右,沙土地25%左右,特殊年份,比如在旱情严重的2009年、2014年,沙土地上可增产50%以上。

3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梨树县在玉米生产推广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一次性投入较高,没有国家资金扶持,大多数农户难以承受;单一农户土地面积较小,且零散不集中,不利于该技术的实施;多数农户还持着靠天吃饭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等。

4 推广应用前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上一次跨越,使农业生产上的用水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由原来的大水漫灌转变为局部灌溉,大大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二是由原来浇地转变为目前的浇作物;三是由原来的单一浇水转变为目前的水肥一体化,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施用效率。实施该技术后,节省了大量的劳力和用水,促进了施肥精量化,减轻了土壤板结程度,保护了团粒结构,改善了生态环境,对于由传统农业向绿色、节能、环保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张子鹏,陈仕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大田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9(6):89-90.

[2] 高鹏,简红忠,魏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250.

[3] 宋亚辉,李玉荣,程增书,等.河北省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展望[J].现代农村科技,2015(3):6-7.

[4] 杜义英,秦焱,宋建刚,等.河北省大田作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3(1):78-80.

上一篇: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机播密植高产栽培... 下一篇:阜阳市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