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 第4期

时间:2022-09-03 12:34:54

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就好比是导游领着一群从未登过山的游人登山一样。有经验的导游会在带领游人登山观光的途中,时不时的讲些笑话,让游人消除疲劳,解除畏惧的心理,这样游人会轻松、顺利到达终点。反之,如果导游只是一个劲地带领游人气喘吁吁向上登,则会有人望而却步,甚至半途而废,结果可想而知。作文教学之难处就和导游带领游人登山有点相似,引导不当,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畏惧心理,就会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惧怕心理,树立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手。

一、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路,快乐写日记

日记是记载个人心事、心里话的一种方法。对于中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也许没有多少烦心的心思,但多少有点心里话。如果能让小学生每天自觉动笔写日记,真实地反映学习中的快乐、收获、疑问,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我每接一个新班时,都鼓励学生写日记,给我写心里话,我把这项活动作为收集学生信息和了解学生习作的途径。我曾这样对学生说: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都很想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很想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但是这样直白地表达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有的同学当着老师的面不太好意思,如果同学们能把心里话写在纸上,直接交给老师,那么,老师就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细细地看同学们的心里话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我每天都能收到一沓大大小小的纸片。上面有写一两句话的,有写三五句话的,也有写一大段话的。对那些真实表达思想,如实表明看法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渐渐地、渐渐地,学生们体验到写心里话的,享受到写话的乐趣,写日记便成了孩子们平时快乐的事!

二、欣赏沿途精彩的风光,实话实说

校园生活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设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并且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活动中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切身地体验过程。课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科教学的过程之中:动手实验,制作手工,扮演角色,游戏竞赛等。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如:游戏“传话”(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每人一张写好数字518的纸条。代表看好后,轻声传给同桌。这样,依次向前传。传得既快又正确组为胜。结果四组传出不一样的答案:第一组:“我一半”;第二组:“五(1)班”;第三组:“是个数字518”;第四组:“518”)游戏前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过程,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悟出的道理(如:通过“传话”游戏学生明白了:话要听清楚了再传,不然会闹出许多笑话的)。这样,学生玩得好,说得好,写起作文来也有兴趣。另外我还根据一年中不同节日特点有布置的开展活动,如:元宵节——玩兔灯;植树节——植树;端午节——学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等。此外,面对课堂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我用心去捕捉。如: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我最喜欢读的书等等,这样让学生知道学习不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两耳闻闻窗外事”,激发他们说真话、说实话情趣。

三、体验成长的艰辛快乐,学做真人

农村孩子双休日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少量作业外,大部分时间就是玩。而农村孩子的父母双休日休息的不多,一年中数得过来的几天休息,不是忙农活,就是忙家务。多数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为此我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如:今天我当家;我看父母一天都干了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菜……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做家务的本领的同时,更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快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四、参与社会生活,知道生活即作文

我经常带学生“看”社会,让他们切切实实的学习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如指导他们做一些社会调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如利用身边资源了解工厂造成河道污染的情况,关注马路边提前退休的“打牌族”的生活,教他们仔细观察体验后作文,学生有话可说,说得真切。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我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去工厂募捐(当时学校一位女教师的妹妹大学没毕业便得了白血病,她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加之该患者又是本校毕业的学生。结果学生自发组织,写了横幅及募捐说明,去了工厂、医院、街道。他们的举动感动所有的人,结果募得善款上万元);去菜场卖菜;找人签名,每人需签满20人以上等。为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必须与许多人交往,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体验,这都为学生创造了写作的源泉。渐渐地,他们知道许多作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

五、领略峰顶的无限风光,感受“我作文我快乐”

成功是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让学生知道“我作文我快乐”!

“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尤其大。教师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过去我凭借分数,后来我又依赖等第,想把激励的问题解决好。可“优、良、及格、不及格”只能对片段和结果的评价,却不能反映全貌。我想这样的评价还是太简单,于是我为每个学生在班级作文园地种下一棵小小的快乐成长树,把他们平时作文中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功都挂到树上。如:作文中用上一个好词语,就挂一片绿叶;用上一个优美的句子,就画上一根枝条;用上好的段落,就使小树长高一截、长壮一圈。这样每次作文后,每个学生的“快乐树”都有变化,有的越来越茂盛,以至于到最后许多学生的“快乐树”枝繁叶茂了。学生都有成功的快乐,人人感受到“我作文我快乐”!

学生作文渐渐感兴趣、上路了,写作的欲望也就高了。近年来我所教的班级多名学生的作文在《春笋报》《金陵晚报》《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刊杂上发表、获奖,有的还拿到了稿费。学生尝到作文的甜头,信心更足了。现在我和学生都沉醉于“一路花香”之中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小学)

上一篇:浅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变策略 下一篇:留胡子,不留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