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02 11:50:00

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三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然后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围绕提高高三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三学生 学习状态 学习兴趣

在我的印象中,高三的学生应该放下那颗浮躁的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应该抛弃那些羁绊学习的因素,心无杂念的去学习;应该远离世俗,以宁静的心态去生活和拼搏;应该所有的言谈话语都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学习,除了努力拼搏和勤奋用功,别无选择。可是,今年我带的学生让我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现象:上课打盹儿、说话,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课间意气风发,谈笑风生;作业上实行拿来主义,敷衍了事。所有的现象都让我这个班主任感到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而这些学生面对的却是高考,一次真正的蜕变,一次真正的涅。那么,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兴趣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很强调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引发顽强的学习精神,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高考学科给予每一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巨大的压力,一套又一套的综合模拟练习,一页页密密麻麻如小蝌蚪般的基本知识需要背诵,还有讲了又讲练了又练的习题,一篇篇动辄几百词的阅读。学习似乎是没有什么趣味可言,就是纯粹的应付高考,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一旦学生连学习乐趣都失去了,只是每天如陀螺般机械性旋转,那他的学习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完全享受不到主动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久而久之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消失殆尽。

因此,我认为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高三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三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就会出现“皮克马利翁效应”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应该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及时纠正他不良的生活细节,多用赞赏的话肯定他,适当降低对他的要求,以乐观幽默的口吻淡化他的失败,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必须要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每天就班级的情况,选出优点,积极鼓励,不足的,若是小问题,最好以愉悦的心态来与同学共同处理,若问题比较严重,方式最好严肃点,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具有饱满的学习兴趣,能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启发积极思维。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了解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们,使学生由于敬佩老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尤其关注后进生的兴趣培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德国儿童教育先驱卡尔在他儿子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教他认字,但这绝对不是强迫性的。为了教儿子认字,老威特使用了一些儿童还无法识破的“小伎俩”。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非常有趣的讲给他听,用一些带鼓励的话语来激发他的幼小心灵。有时,他干脆就不讲给他听,这样反而激发和唤起了小威特的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愿望,待他有这种强烈的认字欲望之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认字。后来,小威特学会了六国语言,这一直被认为是进行兴趣激发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

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只有学不好的学生。虽然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是改变学习能力局限的最好办法。后进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多有一些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学不好,时间一长往往就自己自甘落后了。所以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尤其是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ZCX同学是班级里一个内向的男生,他是高二时由理转文的,我刚开始时并没有注意到他。直到小测时,才发现单词每次听写不过的都有他。我觉得也许是新的环境也许给他带来了不适,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对他多加关心与询问,“听没听懂啊”、“能不能跟上课堂速度啊”、“别忘了背词汇啊”、“昨晚学到几点啊” 等等这些是我们日常对话内容。渐渐地他的脸上有了笑容,学优生一天能背五六十个单词,我就帮他挑出一些最常用的十几二十个单词让他背,适当减轻他的心里恐惧,慢慢的建立他的自信,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我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来表扬他,比如作业写的工整,订正认真,作业按时完成等等,哪怕他有一点点不起眼的进步。渐渐地,他的学习越来越自觉了。

三、树立榜样的作用

由于榜样在学生的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既不能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又不能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讲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或选取老师以往学生的成功案例来给学生更大的动力,不好的例子可以给学生以警示。

结论:兴趣是催化剂, 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兴趣是指南针,它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对学习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兴趣可以激感,培养意志,学生在有兴趣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敏捷、最活跃。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三学生在忙碌中不失掉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让我们的学生带着信心在希望的大海上扬帆远航,一路向前!

参考文献:

[1] 《考试与招生》

[2] 《教育学》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计算机应用的实验尝试 下一篇:广播电视大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