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

时间:2022-09-02 11:04:57

[摘 要]致密油是一种非常规石油资源,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新亮点,将成为常规油气资源的接替者。本文主要以鄂尔多斯盆地虎狼峁地区延长组长6层为例,采用地质结合地球物理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长6致密油特征、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

[关键词]致密油;成藏条件;成藏特征;鄂尔多斯盆地 ;长6

中图分类号:P64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00-01

一、引言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大量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必将登上历史舞台;致密油作为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中的热点,引起了全球能源专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地质理论的完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致密油的大量开发将有效地补充常规油气资源的衰竭和产量的不足,将作为常规油气资源的接替能源,在能源供给中展示了巨大的实力和潜力。中国致密油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致密油可采资源量达 15 ×108 t 以上,如果能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致密油,对延长石油生命期、弥补能源缺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我国在石油行业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常规油气藏的六字箴言(生、储、盖、圈、运、保)相比,致密油在成藏机制、储集层特征、源储配置、圈闭条件、渗流机理和资源分布等方面都具有独自的特点,了解致密油成藏条件及其成藏特征对致密油的研究和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概况

盆地基底为太古代、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上覆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盖层沉积,具有二元结构,盆地基底刚性强和较稳定,盆地内部构造比较简单,除盆地边缘尚可见到明显的拉张或挤压外,其余皆呈西倾斜坡,倾角只有半度左右,平均坡降约8~l0m/km,大单斜上发育一系列幅度较小的鼻状隆起。靖安油田虎狼峁区地质构造就位于陕北斜坡之上。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育两套烃源层系――古生界和中生界,中生界含油系统的主要生油层为延长组长7段,主要储油层为长6段和长8段,笔者通过对长6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长6段主要为致密油。

三、致密油特征

1 砂体分布特征

整体上看,长6各小层砂体呈扇状、朵状及鸟足状展布,工区主体部位连片性较好,砂体厚度一般6-12米,最厚达23.4米,砂体大面积复合连片。

虎狼峁长6储层及各小层碎屑物均以细砂为主,其次为中砂和极细砂,还分布有少量的粉砂、粘土与泥质,表现出较好的分选性及较细的粒度特征,反映出沉积物经长期搬运的特点。长6主要分为长611、612、621、622、631、632共6个小层,其中主力层段为长612、621、622三个小层,长612小层以浅灰色粉细砂岩~细砂岩为主,长621小层以灰褐―深灰泥岩与浅灰粉细砂岩为主,长622小层以浅灰褐粉砂岩~中细砂岩为主。

2 流体性质

致密油原油性质较好,流动性强。地表条件下的原油密度一般为 0.83~0.88 g/cm3,地层条件下原油密度约 0.70~0.76 g/cm3,黏度平均在 1.0 mPa・s 左右,凝固点在 17~20 ℃,可动流体饱和度为 47.38%,流动性好。

本区长6油层组地面原油性质较好,原油比重0.8432,粘度(50oC)5.04mpa.s,平均沥青质含量1.79%,凝固点25 oC,初馏点61 oC。长6地层原油密度0.745g/cm3,粘度2.05 mpa.s,油层温度53.2 oC,饱和压力9.0Mpa。本区长6地层水矿化度为53.18g/l,PH值为6.0,水型属于CaCl2型。

3 储集层物性

致密砂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颗粒间主要为线接触和点-线接触,面孔率一般小于 5.4%,孔隙类型一般为溶孔型或粒间孔-溶孔型,喉道细小。统计研究区附近19口取心井储层物性资料发现,长6物性较差:平均取心渗透率0.4×10-3um2,孔隙度9.5%;平均电测渗透率2.7×10-3um2,平均孔隙度11.1%。

长6油层非均质性较强。渗透率级差47-82.67,突进系数2.94-4,变异系数0.57-0.65;本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隔夹层,一类为泥质隔夹层,一类为钙质隔夹层,小层夹层个数多为0-2个,夹层厚度一般为2-4米;隔层厚度一般为4-12米。储层渗透率的纵向变化与储层的韵律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四、致密油成藏条件

和常规油藏相比,致密油藏的烃源岩既可以作为生油层又可作为储集层,属于近源或源内成藏。对于常规油气藏,生、储、盖、运、圈、保缺一不可,但对于致密油藏只需烃源岩的位置和结构搭配恰当,满足自生自储或短距离运移,其它要素的要求就相对比较低了。形成致密油需具备以下3个关键标志:

1 大面积分布的致密储层

长6在湖盆中部地区形成了以重力流沉积为主的、纵横交织的、庞大的“满盆砂”的储集层分布格局,为石油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油气大面积分布于伊陕斜坡及原盆中心,整体构成大面积的连续型致密油藏。长6油层组主要是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储集砂体主要是细砂岩和粉砂岩,储层主要是低孔低渗的非常规储集层,横向上,砂体彼此相邻,连片分布,纵向上,砂体相互叠置,从而形成了纵、横向上大尺度的复合连片砂岩储集系统,为形成“准连续型”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储层条件。

2 广覆式分布的腐泥型较高成熟度的优质生油层

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展布,源储紧密接触,近源大面积排烃聚集,为准连续型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长6油层组储层系统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之上,而长7优质烃源岩具有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演化程度高等特点,长 7 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 2.18%,其广泛发育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以Ⅱ型为主,生烃潜力大。烃源岩 Ro为 0.7%~1.3%,

平均值为0.84%,热演化程度适中,有利于生油。

3 连续型分布的致密储层与生油岩紧密接触的共生层系

在鄂尔多斯盆地深水区,延长组优质烃源岩与砂岩大面积分布,互层共生,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延长组致密油具有多成因砂体又叠合,致密砂岩与生油岩为互层,多层系叠合大面积连片含油。

五、致密油成藏特征

1 大面积连续分布在盆地中心及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分布广泛。现已发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具有“一大三低”特征,即分布面积大、丰度低、渗透率低和产量低; 油藏面积一般在几十至上千平方千米,大多在上百平方千米; 而且,致密砂岩油藏多无明确的边界,目前划定的边界多属于人为边界,包括勘探开发工作程度边界或经济边界。

2 低孔渗、特低孔渗非常规储层

统计研究区附近19口取心井储层物性资料发现,长6物性较差:平均取心渗透率0.4×10-3um2,孔隙度9.5%;平均电测渗透率2.7×10-3um2,平均孔隙度11.1%。

3 油、水分异差,无明显边、底水

水井很少,干井也很少,地层水不活跃,大量试油、试采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已发现的长6致密砂岩油藏基本上均无边、底水,油、水同储同出,基本上不存在纯油层,纯水层也较少,而以油、水同层为主。另外,由于油、水分异差及自由水缺乏,长6致密砂岩油藏不仅边、底水缺乏,而且也不存在上倾地层水或区域性油、水倒置的现象。

六、结论

1、长6层砂体彼此相邻,成片分布,纵向叠置,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展布,源储紧密接触,互层共生,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为致密油成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长6层致密油成藏特点表现为:大面积连续分布;低孔渗储层;无明显界限圈闭;源内或近源聚集;油、水分异差,无明显边、底水;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

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量丰富,但由于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必须加强对致密油的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指导致密油的勘探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邹才能,朱如凯,吴松涛等.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石油学报,2012,33(2):173-187.

[2] 赵文智,胡素云,汪泽成等.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J].2003,30(5):1-5.

[3] 庞正炼,邹才能,陶士振等. 中国致密油形成分布与资源潜力评价(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7):60-67.

上一篇:聚丙烯改性成核剂研究进展 下一篇:浅谈职业学校数控实习教学中仿真软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