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法

时间:2022-09-02 09:57:59

初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法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计算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于小学数学计算课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的教学法,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那么,对于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原因,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往往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要求。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或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探索计算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借助生活经验去探索计算的策略,往往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教学常常是教师感到头痛的事情,教师不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例如教学加减混合计算“46-18+15”时,学生就可以结合平时乘公交车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思考:原来车上有46人,到站时后门有18人下车,前门有15人上车,这时我们可以先从46人中去掉下车的18人,再加上上车的15人,当然也可以把46人先加上上车的15人,再去掉下车的18人。像这样,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撑,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也经过一翻梳理和提炼,上升为不同的计算策略,真正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教师还可以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三、重视口算教学

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口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尖子与后进的关系。在低年级开始教学口算时,就要着重在讲算理算法,并辅以其他手段,到中高年级可利用《口算、心算、速算》等教辅小册子,坚持每天一练,定时定量竞赛,并且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开展评口算标兵活动,对口算能力强,正确率高或口算能力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还可以建立互助组共同提高。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口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教师应该要加强口算、估算的教学,以此来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结合日常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的意识和兴趣;课前准备3分钟左右的口算、估算练习;进行针对性练习,如,学习“63×48”等进位乘法,练习“2×7+6,8×6+7”等口算,教师也应该注意类似的学生易混淆、易错的口算题的训练,如“15×4,14×5,25×4,24×5”等。口算的练习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其实际计算能力普遍薄弱之外,更同他们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计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抄题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把数字以及运算符号抄错;这些,显然成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切实提高与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

鉴于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组织学生明确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查。

一看。是认真看,抄题时认真查看题目,确保抄写的题目与原有的数学题目一致、竖式上抄写的数字与原有数学题目中横式上的数字一致、横式上填写的结果要同竖式计算出的最终结果相一致。以此保证学生在认真查看、认真读题的前提下,努力避免抄错题目或者运算符号等状况的出现。

二想。仔细想,也就是仔细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学计算时,不应单纯求快,拿到题目就下手进行计算,而应当率先仔细阅读题目,探究该数学题目是否存在简便的计算方法?应该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并在认真思考、仔细阅读题目的基础之上再着手进行计算,以此实现数学计算题目既快又准的最佳目的。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哲学道理。

三算。细心计算,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神以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对题目中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细节正确书写的基础上细心地完成数学题目的计算。

四检查。检查是指完成题目的计算之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与验证。

综上所述,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法,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对公式法则的理解掌握,并且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够使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上一篇:探究高中物理教学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