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师舞蹈编创教学中如何培养发散式思维

时间:2022-09-02 09:49:27

普通高师舞蹈编创教学中如何培养发散式思维

【摘要】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本文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营造畅所欲言的“诸葛会”三方面来养成学生舞蹈编创创新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发散式思维 教育教学 创新能力

舞蹈是用形象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并反映生活与现实的,因此舞蹈创作要求创作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即发散思维。舞蹈创作是一种舞蹈审美创造过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舞蹈创作与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探究的。

一、状况分析

众所周知,艺术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舞蹈同样也属于艺术这一范畴。本人经过多年教学观察、调查研究和学生座谈,发现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学习,特别是舞蹈编创学习中存在如下状况:1、舞蹈编创学习缺乏创新思维意识,思路狭窄,拓展不开,所养成的不良思维习惯束缚了创新思维;2、自信力不够,学生们总觉得自己没有编创的天赋,编创的作品幼稚和不成熟;3、主动性不够强,较多时候是被迫接受老师的观点,机械地进行练习,有时就什么都不做,一句“我不行”的话就成了最好的借口。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就发散式思维教学在舞蹈专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善措施。

二、教学实施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发散性思维是不遵循事物的经验,或把经验的事物断开,在多种可能性上寻找不可预见的结论。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思考过程从某一点向多方行进,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1】所以,培养舞蹈学生的的创新能力,作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就更应该特别重视。因而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循序渐进着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发散式思维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的脑海,哪怕是异想天开。带着这个想法,教学上就开始引导学生“异想天开”的进行想象力的发散式思维。

首先,在课堂上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把所要学习、练习的内容——各种舞蹈编创性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获得新鲜好奇的感受或启迪。接着,要求学生用舞蹈形体艺术表现的手法再现所欣赏到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形体造型表达能力。然后,启发学生在原来作品基础上大胆想象(想象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启发散思维进行编创,要求学生以某一作品为原型,并以此开展联想编创,经过发散式思维的“异想天开”、“荒诞加工”,使作品发生形态、意境、时空、属性等异变变化。在学生创编练习的过程中有时他们不经意做出的一些动作,我一有想法也会立即叫停,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引导、撞击他们的思维,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发散思维,启发他们再去更多的去演化、表现,做出满意的创意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采用赏析—想象—创意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反响和满意度也非常高,学生在校艺术节的表演和各类舞蹈竞赛表演中大量富有想象力的获奖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不仅会将获得的感受、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融入到自己的编创创作中去,让自己的想象力将思想感受通过创意“溢于言表”。同学们好的编创作品,主要来源于想象力的无限和尽情发散,发散得也充分,可供选择的东西就越多,选取的结果越具有新颖和创造性,所创编的作品也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新意。

(二)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加强发散式思维

正如创造力研究大师吉尔福特所认为,发散思维有3种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其中流畅性是指心智活动畅通少阻,灵敏迅速,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2】

同样,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思维流畅性做文章,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创造性艺术语言,奠定舞蹈编创创新能力的基础,采用疾风骤雨般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顾虑创编动作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完成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思维流畅意识的培养,促进了发散思维的发展。一改初始舞蹈编创构思的窘迫,敢想敢跳了,能快速的表现出自己的编创意图,将大脑中的大量编创构思转化成可视的形象得以呈现。

(三)营造畅所欲言的“诸葛会”,开拓发散式思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种让所有参与者在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并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创意与灵感交流的“诸葛会”同样对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中我常对学生讲:要用我们全部的大脑,用上身边的无限资源去进行发散式思维。互动式教学中,我针对专业特点,一改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创新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和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舞蹈编创作品评讲中,由教师点评改变为学生小组讨论,首先我将班上50多人,分成4—5个小组,每个组安排一名组长;其次让每个组组内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最后由每个组长收集组内意见,对自己组编创的作业进行大胆自评,详细讲述创意与构思,老师再引导每个组之间进行互评。并对优秀的编创作品给予表扬,对有奇思妙想的作品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意潜力。而对作品中的不足或明显缺点应加以分析、指出,提出改进意见。这种自我表述、相互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样得到了提高,自信心得到了加强。

三、结论

在构成舞蹈编创创新人才智能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发散式教学法适应新世纪普通高师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人才。一方面,通过发散式思维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探索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强化发散式思维的训练,着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式思维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挖掘了学生自身特点,启动学生的潜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发散式思维教学模式的实践,就是这一有力佐证。

参考文献

[l]褚贺著,《舞蹈编创技巧》,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胡尔岩著,《舞蹈创作心理学》,中国戏剧出版社

[3]余国良著,《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黄琼(1970-),汉族,女,江西萍乡人,现任于广东省韶关学院,舞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

上一篇: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课的衔接工作 下一篇: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