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容器育苗技术

时间:2022-09-02 06:58:43

红松容器育苗技术

摘要 红松是名贵稀有的树种,由于其树形美观、木质轻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从围场县地理概况入手,结合种子的保存与处理、圃地选择和作床、容器选择和基质填装、播种、苗期管理、病虫鸟害防治等方面对红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 红松;容器育苗;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1.2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96-01

红松又名果松,属松科松属,为常绿针叶乔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名贵稀有树种,适宜种植在我国东部和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喜欢低温、湿润、弱阳的栽种环境。由于其树形高大、树干粗壮、纹理整齐、木质轻软、耐腐蚀性较强,可用于建筑、装修、桥梁、家居家具、景观搭配、枕木、造纸、炼油、制香等多种用途,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龙头山种苗场进行红松容器育苗,苗木当年苗高5 cm左右,平均产量82.5万株/hm2,种植结果较为成功。现根据围场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种植培养方式对红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介绍。

1 育苗地概况

木兰林管局位于河北省围场县,东经117°21′,北纬42°21′,属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带,海拨800~1 400 m,年平均气温1.4~4.7 ℃,无霜期110~120 d,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42.9 ℃,≥0 ℃的年积温2 180 ℃,年降雨量382~560 mm。育苗地设在木兰林管局龙头山种苗场,海拨850 m,土质为壤土。

2 种子保存与处理

红松的种子处理可使用冬季沙藏法,在保存之前可使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然后捞出用水清洗,挑拣出空瘪、不饱满、破损的种子和杂物,种子和沙子按1∶2的比例搅拌,沙子的湿度应保持在60%以上。保存地点可在室内或种子坑内。一般红松的种植季节在春季,播种前7~10 d将种子从沙子中筛出。由于红种子的外皮较厚,且自行发芽速度较慢,因此必须提前进行催芽处理。在此过程中,要控制种子的温度,将种子放入催芽棚内进行种子催芽,白天种堆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夜间温度保持10 ℃以上,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免造成种子出芽不均匀,当种子有20%~30%“扭嘴”露白时即可播种,可保证种子出苗快、发芽率高、长苗整齐健壮等。

3 圃地选择和作床

在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首先平整土地,清除杂草、石块,做到土碎、地平;作低床,床低于床埂20~25 cm,床净宽1.1~1.5 m,床埂宽30~40 cm,床长依地势而定,一般情况下5~10 m为宜。

4 容器选择和基质填装

育苗容器应采用黑色塑料有底孔的营养钵,直径为10~12 cm、高18~22 cm为宜,基质含水量10%~15%,掺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土质放入容器中,注意填充基质的高度一般应离容器口1 cm,同时还要将其压实避免浇水下陷[1-2]。填装好的容器按顺序依次排放在苗床上,为加强容器的牢固性避免倾斜应将容器间的空隙填实。

5 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将催芽的种子播在容器里,每个容器播1~2粒,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覆土,覆土厚度以种粒的2倍为宜,再镇压1次。播种后要浇灌底水,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种子因芽干而阻碍生长[3]。

6 苗期管理

在浇灌水源方面,应在出苗期(播种后至幼苗出齐,大约在20~30 d)浇灌,保持种子层湿润,注意检查基质墒情。待幼苗出齐后,适当蹲苗,苗木长出真叶后,适当增加每次浇水的数量,减少浇水的次数,促进苗木生长。进入生长后期要控制水和氮肥,浇水遵循不旱不浇、少浇勤浇的原则。在施肥管理上,应根据红松的生长阶段分多次追施,追肥以喷施硫酸铵为主,每次追施60~80 kg/hm2,喷施氮肥后要及时喷水洗苗,以防烧伤茎、叶,并浇透水,保证养分的吸收。为防止苗木徒长,增强苗木木质化,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浓度在0.2%~0.3%,每次间隔7~10 d。除草和松土也是苗期管理的重要工作,杂草会抢夺幼苗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并结合松土。在入冬前应浇透冻水,将红松苗用土覆盖好,厚度一般超过幼苗梢部7 cm左右,待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适时撤去防寒土[4]。

7 病虫鸟害防治

红松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日灼病、蛴螬、蝼蛄等,要定期根据患病情况和发病程度以及幼苗生长态势喷洒相应的药剂和药量。在播种后至幼苗出土脱壳前,容易受到鸟类的啄食,为提高种苗的出芽率应进行专人监管。在幼苗出齐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喷施,注意及时用清水冲洗,以免产生药害,连续使用2~3次,间隔期7~10 d。在苗木生长期,可喷施多菌灵、百茵清600倍液防治,每次间隔7~10 d。

8 参考文献

[1] 李继承,李玉文,葛剑平,等.红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3):13-17.

[2] 张文兰,曲建国,王志诚.不同营养基质对红松容器育苗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0(3):16-17.

[3] 解玉发,王文华,张欣,等.红松苗木培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84-187.

[4] 庞建光,李连芳,张志明,等.红松洼自然保护区饲用植物资源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90-92.

上一篇: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研究 下一篇:湿地松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