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整合的寿险公司养老产品创新

时间:2022-09-02 06:28:56

基于产业整合的寿险公司养老产品创新

【摘要】本文基于寿险公司的视角,讨论寿险公司介入养老产业的可能性,尝试着通过保险产品的创新,对新型保险产品进行概念设计,改变传统的单项货币给付模式,设计成货币支付、综合性养老服务支付和以及混合支付等方式,将寿险公司主动参与到养老产业链之中,通过对养老产业链的整合,向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

【关键词】寿险公司 养老产业 产品创新 养老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必然面对悄然变化的人口结构。按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我国从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为2.02亿,人口占比已达到14.8%。显然面对不断积累的人口老龄化风险,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我国的家庭模式已由传统的“246”逐渐演变成“421”模式,因而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养老模式,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老年产业在我国却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养老产业供给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资金投入。作为养老产业链中养老融资环节的寿险公司,一直独立于养老产业链之外,一方面养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寿险公司拥有大量资金却又面临着发展模式的瓶颈。寿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主动参与到养老产业链中,为养老产业注入资金,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缓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压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寿险公司盈利模式的转变,突破发展瓶颈。

二、寿险公司与养老服务市场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老龄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资金来源的渠道少,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市场中主体缺乏;服务项目单一,服务功能简单;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缺乏,法律纠纷不断;存在着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一床难求和服务一般的养老服务机构空床率高并存的现象。

2013年保费收入达到1.72万亿,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7万亿。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便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保险产品的广泛需求。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从产品创新开始,通过产品创新使寿险公司由同质化经营转向差异化经营,由竞争惨烈的“红海”转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蓝海”,由单一业务增长模式转向多元的高附加值增长模式促进保险产业的优化升级。

寿险公司作为养老融资方,却处于整个养老产业链之外,养老产业链目前因资金短缺而发展缓慢,寿险公司有着资金优势而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瓶颈。将寿险公司有效的衔接到养老产业链中,使养老融资与养老服务整合成完整的养老产业链,是打破养老产业及保险业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模式初探

寿险公司改变寿险保单传统的单一货币支付方式,而设计成为货币支付、综合性养老服务支付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投保人在年轻时购买保险,生存至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支付方式。若需要现金则选择货币支付方式;若希望得到寿险公司提供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则在寿险公司提供的养老服务池中进行选择。若保单现金价值不够支付所选择的养老服务,则可以通过货币支付差额。这样是投保人青年时获得保险的意外保障,年老时获得保险的养老服务,真正做到“一险在手,一生无忧”。由保单中选择的养老服务按优惠价执行,没有购买养老保险的也可以直接向寿险公司购买养老服务,但此项并不为主营业务。年老时,若身体不佳,可以选择疗养式养老服务,在寿险公司投资的疗养院里得到专业化、高质量的照料。

三、养老产业链整合与产品概念设计

(一)“以旅游养老为主的畅游晚年”系列产品

在东部沿海城市中,有这样一个老年群体,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是改革开放浪潮中第一批淘金者,年轻时锐意进取、为事业而拼搏,年老了他们的事业传给了下一代,而他们却成为了“空巢老人”。他们一般物质条件比较优越,但精神方面无所寄托,对他们的需求模型的反应,他们希望过着有品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特色产品:候鸟式旅游、慢节奏——品味生活式旅游。

候鸟式旅游:冬天去海口、厦门、珠海等地旅游;春天去扬州、苏州、杭州等地旅游;夏天去河北承德、大连、兰州等地旅游;秋天去云南大理、广西桂林、四川成都等地旅游;一年四季都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度过。

慢节奏——品味生活式旅游:目前,我国多数居民由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原因,可供支配的旅游时间很少,且大多集中在节假日,使很多人的旅游期望与现实产生了差距,成了“快餐式旅游”,一般是坐车、拍照、排队,只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原本应该是放松身心的旅途变成了疲惫之旅。对老年人来说,这种方式的旅游更是价值甚微甚至是得不偿失。基于此,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条件不适合快节奏的旅游,并且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寿险公司推出慢节奏的旅游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每到一地便入住由寿险公司控制的养老服务机构居住,这些住所一般距离景点不远,每天清晨可到景点晨练,白天慢慢游览,体会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既让老年人达成了饱览祖国大好风光的愿望,又使旅途生活过的健康、安逸、舒心。

(二)以疗养为主的“精诚呵护”系列产品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总体健康水平呈加速下降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成为我国人口死亡主因的现象。台思普(2008)指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疾病发病、死亡模式的转变,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生命的最大杀手。慢性病、残疾客观上会使满足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在技术上变得更加复杂,使对预防疾病的干预措施和手段的技术性要求显著增高。

寿险公司通过自己所控制的养老服务机构向这类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每位老人都有配有专业医师定期做身体健康检查,将老人认为基本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三类,安排专业日常护理人员进行照料,老人的饮食由专门的营养师进行调配,配有专门的心理疏导师,多与老年人交流,进行精神慰藉。

(三)以各种情结为主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光逆流”系列产品

“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青年时期的经历到了年老时变成了宝贵的回忆,很多老年人在其年轻时在某些地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年老时希望能够故地重游或到那里居住一段时间以达成心愿。针对这些心愿,寿险公司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自己在全国各地多拥有的养老服务机构网点为他们提供服务。例如年轻时在某地当兵,在那里留下了深深的战友情、部队情,年老时和老战友相约一起去那里再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现在的一批老年人中有一些在年轻时当过知青,他们的青春年华留在“上山下乡”之处,老知青们一起相约回到年轻时被分派的地方,重新体会青春生活。一些老年人,年轻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开家乡,为了自己的事业奉献出的大部分的生命时光,年老时希望回到家乡度过一段时间或者在家乡安享晚年,解决自己的思乡情结。

参考文献

[1]祝向军,董琳.论保险公司和养老服务业的合作与发展[J].上海保险,2011,(01).

[2]陈晓安.公私合作构建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外国的借鉴[J].保险研究,2010,(11).

[3]王晓秋,李峰.创新养老模发展养老产业[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1,(01).

上一篇:论保险公司中的全面风险管理 下一篇:莱芜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