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管理角度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时间:2022-09-02 06:03:32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电力 安全 提升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许多事故是由于人员的风险意识缺乏,风险分析流于形式造成的,因此,通过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来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概述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各电力企业的关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健康安全环保体系、NOSA风险管理体系等逐步进入我国,这些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采用了事前控制的方法,改变了安全生产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模式,有效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现状――以NOSA体系为例

NOSA风险管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管理系统,广泛的应用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NOSA体系的核心理念是所有意外均可避免,所有危险均可控制。NOSA体系分为5个主要单元、72个元素、1200多条实施细则和标准说明,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方面。评审员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评分,并计算企业工伤意外事故率,从而将企业安全绩效分为5个等级。

电力企业创建NOSA体系就是将风险管理理念逐步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过程。企业借助体系框架,通过一系列专业风险评估和广大员工对岗位存在的风险辨识,制订了高风险工作作业清单及风险防范措施,并编制了工作安全分析、工作安全程序、工作计划观察等文件,形成了应对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体系。在完成所有设备和作业环节的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制定后,再通过员工培训、企业内审、整改不符合项和中介外审等环节,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NOSA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改善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绩效。一是员工安健环意识和素质不断提高;二是发电设备健康水平有效提升;三是生产现场作业环境不断改善;四是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转变,将风险控制和事前预防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分析

从NOSA体系在电力企业应用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NOSA体系帮助企业减少工伤、职业病、意外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但对设备和技术问题关注有限。

(2)目前的风险管理仅限于安全管理,尚未和技术管理体系形成有效融合。

(3)目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中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工具还未得到较好应用,信息化程度不够。风险管理体系评审过程中,受审核员专业背景限制,因此难以做到完全客观和公正。

(4)外包工程风险管理还存在欠缺。由于外包工程人员知识技能水平较低、流动性较大等原因,外包工程仍然是风险管理的短板。

(5)风险管理意识尚未完全融入安全文化。

4 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改进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

4.1 有效改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积极改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其更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一是将风险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相结合,将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和体系整合,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积极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确保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等工作统一开展。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既具有电力行业背景又掌握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内部评审员,使风险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4.2 与技术管理体系有机结合

电力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将风险管理与技术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一是将风险管理融入技术监督过程,对各项技术监督内容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明确关键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二是将可靠性管理中的数据应用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利用设备故障统计数据分析和查找危险源,为风险评估提供真实、客观的基础数据。三是在机组检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强化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前,运用预先风险评估技术对项目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证,确定项目的重大风险,并制定有效措施来控制风险,保证项目风险可控在控。

4.3 加强风险量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积极探索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一是推行风险量化管理,运用多种手段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建立量化分析评估模型,使风险管理实现由定性、整改向定量、预警的转变。二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

4.4 强化外包工程风险管理

将外包工程作为高风险业务,深入开展专项风险整治活动。一是严格控制风险源头,认真进行承包商资质审核。二是有效掌握风险过程,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签订等工作。三是加强作业风险辨识和预控工作,推行工作安全分析(JSA)模式,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制度。四是将外包队伍纳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考核。

4.5 倡导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文化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和有效途径大力宣传风险管理理念。深入开展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增强活动实效,强化风险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电力企业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优化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创新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黄扬洁.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2):4-6.

[3]刘顺达.实施全面责任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J].现代职业安全,2010(2):41-42.

[4]张惠民.NOSA五星管理系统在神华集团公司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8):172-175.

作者简介:陶相栋(196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企业项目管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任职于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上一篇:配电线路的故障研究 下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