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工业结构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02 06:02:24

北碚区工业结构分析研究

摘 要: 利用2010-2014年重庆北碚区2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数据,对北碚区工业整体及25个工业部门综合运用区位熵和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北碚区工业化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行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弱,具有全市意义的优势行业较少,但潜在优势工业部门较多,后发优势较强。(2)确定北碚区的主导工业部门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针对分析结果,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北碚区;产业结构;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05

“十二五”以来,北碚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其中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截止2014年末北碚区规模以上企业22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577亿元,同比增长15.3%。同时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迅猛,传统落后产业逐步淘汰。但在工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资源依赖程度高,生产要素禀赋受到制约,以及龙头企业引领不足,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和竞争压力长期存在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北碚工业内部结构,工业的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其工业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及重庆市的相关政策,提出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区位熵

区位熵,又称专业化率,是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主要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1.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12015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北碚区统计年鉴》,选取相应年份的2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作为定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2 北碚区工业结构分析

2.1 区位熵分析

本研究以2014年为基准,以重庆市为上级区域,选取北碚区和重庆市2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为亿元。将数据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各行业的区位熵。

由表1可以看出,北碚区25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重庆市水平(LQij>1),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优势较明显,尤其仪器仪表制造业优势最为突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不十分明显。有11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略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0.5

整体来看,北碚区具有重庆市意义的优势行业较少,工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初级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而高附加值产业如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工业竞争力弱,是阻碍北碚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偏离―份额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以2010年为基期,2014年为末期,以重庆为上级区域,采用北碚区和重庆市2010年、2014年2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如表2。

因2010年与2014年北碚区统计口径不同,为方便计算,将北碚区2010年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由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计得到;饮料制造业归为食品制造业。将北碚区和重庆的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及统称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从工业总体情况分析,分析表3可知,北碚区工业总产值的竞争力份额为负值,表明工业结构竞争能力属于劣势状态,其中区位因素正向推动明显,有291.33亿元的增长。

从各工业部门的产业特点分析,可知,区域份额分量Nij均大于0,说明北碚区的24个工业部门的增长率快于重庆市水平,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均大于0,说明北碚区工业部门所占比重大于重庆市同期水平,产业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竞争力分量Dij大于0的有9个工业部门,其余工业部门均小于0,说明北碚区总体区域竞争力较弱,竞争优势不足。

综合来看,(1)北碚区工业经济的增长量较大,Gij=291.33,但是对于重庆的相对增长率L=0.81(L

根据表2中的数据绘制Shift-Share图。以行业优势PDij为横轴,以区域份额分量Nij为纵轴绘制部门优势分析图(图1),以竞争力分量Dij为横轴,以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为纵轴绘制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图2)。

从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图1)可知,位于第一象限的工业部门是发展较好的部门,属于优势产业,产业基础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其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北碚区有15个部门位于第一象限中。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位于第二象限的工业部门是一般部门,属于一般产业,没有发展优势。北碚区有9个行业位于第二象限中,主要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

从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图2)可知,位于第一象限的工业部门属于竞争性产业,对产业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大。北碚区有9个部门位于此象限中,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北碚区的主导工业部门应从这9个部门中进行选择。位于第二象限的工业部门,缺乏竞争力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北碚区有15个工业部门位于此象限中,主要有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

图1与图2中位于第三、四象限的工业部门属于较差和最差部门,北碚区暂时没有工业部门位于第三与第四象限中。

2.3 主导工业部门的选择

根据区位熵和偏离―份额的分析,主导工业部门应从区位熵>1,且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竞争力即:区域份额分量Nij、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竞争力分量Dij均大于0,中进行选择。从上述结果可知,主导工业部门分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上述3个产业部门专业化程度均高于重庆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产业基础较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区位熵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北碚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与重庆市相比,工业化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行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弱,具有全市意义的优势行业较少,但潜在优势工业部门较多,后发优势较强。(2)通过分析,确定北碚区的主导工业部门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除了上述三个产业外,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这四大行业也是北碚区近年来发展的重点行业。

3.2 建议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北碚区发展的关键历史机遇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间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北碚区进一步提出的“五区四带”发展战略均为北碚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北碚区可以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努力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对外开放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3.2.1 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巩固和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主导产业在工业部门的带头作用,并在政策、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合理的投入产出机制。在发展三大主导行业基础上,着力发展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设备制造业及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业等潜在优势产业,打造形成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对于劣势产业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进行整改,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

3.2.2 突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依托两江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蔡家同兴工业园区,支持区内大型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即:液晶面板产业、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等。同时结合北碚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打造新产业增长点,努力突破关键技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利环境,为业智能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的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3.2.3 大力发展生产业

随着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推进,应着重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载体建设。在信息服务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城市物流配送和工业品仓储配送物流等生产业。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根据北碚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分布,依托西南大学、重庆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现代制造业和新材料科技研发高地。

参考文献

[1]杨伟,凌起.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3,(04):534537,541.

[2]张军以,苏维词.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4045.

[3]王国刚,杨德刚,乔旭宁,杨莉,唐宏.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工业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0,(05):817824.

[4]李双,那玉林.包头市工业结构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02):6772.

[5]杨旺舟,董锁成,武友德,席武俊.云南省工业结构及其调整和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2009,(09):14961501.

[6]崔功豪,魏清泉.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9127.

[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李平.“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523.

[8]周礼文.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北碚工业跨越式发展[J].决策导刊,2012,(12):2426.

[9]黄成万.北碚区“十二五”重头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决策导刊,2011,(01):1214.

[10]陶永国.宁晓.蔡家组团:发展生态工业 打造宜居新城[N].重庆日报,20100120(B12).

[11]张彦涛.重庆市工业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2]杨金锋.产业集群视角下重庆工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上一篇:赞皇县板栗引种试验及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