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时间:2022-09-02 02:29:56

以生为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摘要】中职的语文问题教学既应该具有语文问题教学的普遍性,又应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以盲目地照抄照搬普通中学语文问题教学的做法,应该走具有中职特色的语文问题教学的道路。本文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走出有中职特色的语文教学道路。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教育;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关于中职语文问题教学的策略研究,许多人往往注重的是问题教学的表面现象,不考虑中职生的特殊性,没有注重考虑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注重中职语文问题教学的本质,只有使中职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回答者,才能达到问题性水平较高的阶段。因此,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地接受,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学生真正悟到的东西,是靠自己思考、感受出来的,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所以在问题教学中要将课堂上提问的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感受、品味、质疑、提问,真正让中职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以精彩的故事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习的气氛,而且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最后一片叶子》时,许多学生被这样一个问题难住了:贝尔门在风雨之夜画了一片永不凋谢的叶子。他一定经受了许多的困难,但是小说并没有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如果直接讲间接描写的好处,学生可能对问题愈加感到困惑。我就讲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间接描写比直接描写更会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艺术中“留白”的魅力是无穷的。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启发性,使学生能够明确探究目标和思维前进的方向,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使复杂的、有难度的大问题能够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2、创设分层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

教学提问艺术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按照中职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学生初步感知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要笼盖全篇,要简单一些,在具体赏析阶段,提出的问题要深入一些,让学生通过仔细探究课文,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阶段,提出的问题要难度大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初步感知阶段,提出的问题是:对话课上,教授和我的对话可以分为几个回合?在具体赏析阶段提出的问题是:每个回合的对话,教授的“问”和我的“答”有什么特点?在深入探究阶段,设计的问题可以涉及具体的关键词语。如第四个回合的问答可以设计“除台湾省外”中哪个词语运用的最精妙?教授的问话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我在回答中多次提到“我们的父辈”,“我们”二字体现出怎样的情感?

其次对语文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什么”的问题可以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什么”的问题可以提问基础中等的学生,“怎么样”的问题可以提问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基础有差异的同学都有收获,进而激发中职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赏析第二个回合的对话“关于国籍的问答”中提出的问题有:对话中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有何特点?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这样难度依次增加的问题,就可以分别针对学习基础由差到好的学生提出,通过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创设对比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

现在中职的语文教材大多采用的是话题编排的体例。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受编排体例的限制:对同一话题的文章可以展开比较,也可以打乱话题编排的顺序,按照题材或者作者等不同进行比较。在灵活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比较中受到启发。在学习“面对职业的思考”这一话题时,可以将本单元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学业、职业、事业》、《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三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设计问题思考:这三篇文章分别写的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在面对选择职业做出的思考?你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又有哪些变化?这样一比较,学生就会对本单元的文章进行整体的思考,进而生发出问题。针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是表现的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一起学习思考,马克思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能够做出这些贡献?这样将马克思一生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就会对马克思的一生的成就和他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有直接的联系。在比较中,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开阔。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引导对比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注意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总之,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炬。”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用问题点燃中职生心中的火炬,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对中职语文问题教学提出的要求。只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善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敢于突破陋习,提出新的见解和设想,并大胆实践,我们的中职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践源.有效“问题”与无效“问题”[J].福建教育,2012(9)

[3]赵海涛.论美国“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