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国有企业物资供应精益化管理

时间:2022-09-02 02:15:10

浅析大型国有企业物资供应精益化管理

【摘 要】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物资供应的管理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普遍关心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曾经的绝对主力,因管理制度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已被远远的甩在后面。本文笔者希望以探讨国家电网物资管理为例,通过科学合理的物资供应管理手段,提升物资供应的及时性,有效降低库存,进一步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从而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物资管理 ;电力企业; 物资调配

物资供应管理的宗旨是保证企业有效的物资供应,对企业的采购、物资调配及仓储管理等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它的工作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最优物资服务。

一、现代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物资管理体系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体制作用下运作着,市场体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则越来越明显,其影响力也不容忽视。然而,企业原有物资管理体系在管理上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对物资管理的整体缺乏有效地管理,主要表现在:

其一,没有完善的组织体系,混乱、重叠、机构庞大、人员结构不合理、待遇低下、员工培训力度不够、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其二,规章制度编制不合理,各种部门管理办法和各级部门制定的制度,造成制度之间冲突、矛盾,执行人员无所适从的现象。

其三,物资管理全过程没有合理的全盘考虑,对整个计划管理、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物资调配、仓储配送、质量监督、供应商管理等环节缺乏一体化、全过程管控。

二、国网公司加强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科学管理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以“集中、统一、精益、高效”为目标,完善“一级平台管控、两级集中采购、三级物资供应”运作模式,深化“四个机制”建设(集中采购机制、供应保障机制、质量管控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体系协同运作能力、业务集中管控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需求快速响应能力、队伍专业管理能力),打造良性物力集约化管理体系。

国网公司为实现上述宏伟蓝图和目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萃取先进思路后,针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弊端,采取如下措施:

1.深化物力集约化管理体系

(1)完善组织体系

依据物力集约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物资组织机构和人员优化调整工作,落实物资管理部门职责,理清需求计划申报、合同签订与结算、物资供应、质量监督、废旧物资处置以及专家管理、供应商评价等业务工作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三集五大”体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指导方案,落实各级物资人员按编到岗情况。加大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力度,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2)梳理企业物资管理基础建设

理顺各项物资管理制度,完成全公司通用管理制度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精简业务链条,固化流程节点。强化体系协同,强化专业协同配合。

2.抓好全面计划管控

国有企业常见的弊端为两级分化,非左即右,从初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常常出现混乱,国电公司通过加强采购计划统筹管控,建立物资需求“先利库、后采购”的常态机制;对于采购过程中的出现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设备型号多而杂,通用性差的问题,通过深化统一采购标准应用,从项目设计、设备选型等源头落实标准化,促进电网设备通用互换,从源头上把控成本关。

3.加快物资调配中心体系平台的建设

(1)深化物资供应统一协调。完善物资调配平台功能,有效整合需求单位、供应商、物资供应链信息,统一管控物资供应计划、统一发货通知、统一调配库存资源,满足物资供应快速响应需要。

(2)深化供应过程监控预警。完善物资调配信息平台,以工程项目、物资合同、重点物资等维度即时查询和掌握物资状态,实时监控预警。建立针对重点工程和重点物资的过程监控、预警、问题处理管理机制。

(3)推进物资储备定额管理。完善“定额储备、按需领用、动态周转、定期补库”的仓储运作模式,理顺相关流程,优化储备定额和库存结构,提高利库水平,合理管理资产残值,持续降低库存水平。

4.加强质量管控机制建设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在企业里就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国电公司高度重视物资采购中对质量问题的监督,加强物资采购全过程质量监督,全面开展物资质量抽检,强化质量监督与招标采购联动,提升物资质量水平。

(1)加强物资采购全过程质量管控。加大重要物资制造环节监造、抽检力度,全面推行监造、抽检标准化管理,加强关键点把关,提高抽检覆盖面;加强交接验收环节质量把关,完善收货验收机制,细化验收检查标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

(2)加大质量监督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加强各级物资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三、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开放,各行各业的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各行业间的竞争不断加速。我国多数企业注重企业的生产能力,却忽略企业的物资管理能力,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过高。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内部发展现状,设计符合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曹传红.浅谈企业物资经济管理[J].科技资讯2012年14期.

[2]刘光进.电力物资集约化物流管理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2(26).

上一篇:“双创”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 下一篇:浅论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