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势头猛 名著重拍不差钱?

时间:2022-09-02 12:37:17

金融危机势头猛 名著重拍不差钱?

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哪一些作品像《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四大名著一样,重拍的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受到广泛关注。都说一百个人读《红楼》,脑海里就有一百个林黛玉,众口难调,拍摄古典名著本来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在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受限的双重制约下,老版电视剧瑕不掩瑜至今仍被传为佳话。珠玉在前非议在旁,面对的又是一群80、90后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用包装精美的电视语言给他们上一堂古典名著课,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却需要创作者保持高度敏感,运用非凡智慧。如此迫在眉睫之际,生不逢时的重拍版又赶上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风暴,且看李少红张纪中们如何逆势而上将“重拍进行到底”!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美乐如幻,仿佛还能窥到《红楼梦》中那一簇大观园影影绰绰的暗香浮动。

旧梦中,雕栏玉砌应犹在;二十年,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昔日的“林妹妹”已香消玉殒无人问津,如今一个甄选林黛玉的美女胚子前脚刚被踢出了红楼,后脚紧跟着就不知从哪儿翻出了一副土到掉渣的大眼镜框戴上,摇身一变成了把个办公室折腾得鸡犬不宁的丑女无敌,其变身速度之快令人啧啧称奇。

2006年,《红楼梦》重拍的消息一经传出,主办方立即与北京卫视携手举办了大型电视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仿照当时大热的“超级女声”进行全国万人海选。从仪式启动到宝黛钗的结果揭晓,选角活动洋洋洒洒地持续炒作了将近一年,媒体领着大众也屁颠儿屁颠儿地跟了一年,追逐着追逐着,从一片繁花似锦直至灰飞烟灭,临末了才发现自个儿倒像是做了个黄粱大梦被狠狠地忽悠了一回:贾宝玉空缺,林黛玉出局,好不容易选出来一个皆大欢喜的宝钗却跑去演了凤姐。这可谓:一场选秀一场梦,梦醒时分心太痛!

在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娱乐大众固然没有错,而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你阴我一尺我便回敬你一丈,自从新版《红楼梦》的人物定妆照片陆陆续续在网上曝光之后,除了恶评如潮水般袭来,网友更是竞相仿效戏谑众美女的“雷人”造型,一时间天雷勾动地火,令拿过奥斯卡小金人的叶锦添很受伤之外,对于经典重拍的话题一时间甚嚣尘上。

炒作无罪,重拍有理!看看金大侠的《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短短十年间已经翻拍过多少版本了?最令中国文化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时隔二十年才有重拍的消息浮出水面,本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只是其中发生的“曲折”太多,令人唏嘘。相比幕前的翻天炒作,幕后的运作更是一波三折。

先说新版《红楼》,08年7月召开开机之后的首场新闻会以来,就屡屡被媒体曝光资金缺口巨大,而制片方及导演均明确表态“绝不会停拍”。

2007年10月,第一视频集团与安徽电视合制作的80集电视剧《水浒》召开新闻会,2008年大型公益选角活动《2008我醉水浒》进行过半耗尽前期投资,新《水浒》搁浅。2009新春伊始,新版《水浒》出品方表示,因外景地建设等原因计划推迟到今年开拍的《水浒》已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出品方透露开机前各项筹备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水浒》年中开拍!

2008年的张纪中似乎特别忙,一手还在武夷山续写他的金庸武侠大梦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一手就伸向了《西游记》的重拍筹备。到目前为止,计划与浙江卫视联手打造的选秀活动炒作了一整年尚未展开,除了官网公布的人物造型和设计图面世,大胡子忙里偷闲勘察一下《西游记》的外景地,顺便也跟一拨金牌编剧们打了一阵嘴仗,张纪中却在年初坚决表态:新版《西游记》今年七月开拍!

2008年10月,筹备了四年之久的新版《三国》举行隆重的开机仪式,导演接力棒从陈家林传到阎建刚,最终由当下炙手可热的大导演高希希临危受命,率领着一干明星演员们从河北涿州转场浙江横店,后又移师到中原一带的河南焦作、甘肃、直至内蒙。据制片方透露,新版《三国》预计将于2009年8月杀青,经过半年的后期制作,最终将在2010年初与广大观众见面。

算总账,不差钱

如今华尔街精英们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沉寂趋冷黯然失色,唯独好莱坞电影乘势腾飞,银幕上一片歌舞升平,给黄金梦破灭的美国人廉价造梦的机会。2009年中国的贺岁片市场牛气冲天,《赤壁》、《梅兰芳》、《非诚勿扰》票房节节攀升,电影业赚得盆满钵满的真金白银再次印证了经济学中那条著名的“口红效应”。但口红的魅力能否波及到电视剧市场?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传递出一些乐观的信号:09年1月全国申报公示的电视剧达83部3193集,创下历年之最,较去年同期增长30%;08年底央视广告的招标会上,广告商对电视剧依旧情有独钟,CCTV-1的黄金剧场拍出3.05亿的历史最高价;横店、怀柔、涿州、无锡等影视基地,多部电视剧正在火热开拍,宾馆酒店被各剧组抢定一空……这些数据和现象似乎都在说明: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电视剧行业,至少在目前。

但天天危机长危机短的如坐针毡,必定使以往给电视剧“砸”钱的投资方也不免变得审慎起来。《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曾公开表示:《红楼梦》50集最理想的投资是1亿元以上。我们共有三家投资方,三家联合出资5000万元,其他5000万元的缺口我们只能自己去找。

张纪中版《西游记》计划投资1个亿,平均每集成本高达200万(55集),誓要打造中国电视史上“近几年来投资最高的电视剧”,资金成了决定此片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张纪中接受本刊访问时坦承,该项目目前60%的投资已经到位,其余部分正在洽谈,今年七月能够顺利开机,“决心没变,成本也没变。”

吴子牛的《水浒》是受到资金问题影响最大的一部戏,自从召开声势浩大的新闻会以后一直没有动静,虽然制片方不愿承认,而将延期拍摄归咎于外景地建设周期之长,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已获广电总局的批文,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依然会致使整个项目陷入难产境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人拍摄四大名著时,也曾因为经费紧缺的问题拆了东墙补西墙费尽心机。而今天的后继者李少红导演,在面临着重要角色缺席、剧组成员发不出工资、日常开销巨大、植入广告受限等多重压力下,依然坚持拍摄保证进度,已经曝光的片花也可窥见其创作决心之大。无论今天的名著重拍面临何种困难,或许我们更应该相信,创作者的诚意和决心才是决定最终品质的关键。无怪乎《三国》的总制片人杨晓明接受采访时感怀万千的说:“即便面对如此多的艰辛,我们都坚定地前行着,为了真正拍好三国,不管花多少钱、付出多少心血,最终只会有两个字,那就是值得!”

名著重拍“三宗罪”

金融危机来袭,不论重拍大片是否“不差钱”,至少从去年的广博会上可见,古装剧因为投资远远高过现代戏而产量明显缩水。与老版相比,四大名著的重拍版是不拍则已,一拍每每都是大手笔,动辄为投资上亿长度超过50集的强档制作。一是作为经典名著的重拍版本早有珠玉在前,一是要能满足现在观众挑剔的胃口。今人重拍古典,却如手执一柄双刃剑战战兢兢,挑战与机遇并存,其中的利与弊自当适当权衡。为了在数量激增的电视剧作品中突围而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演员、布景、特效这“三宗罪”也成为重拍版制片方成本控制的“罪大恶极”。有没有钱是一个首要问题,如何花好钱却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

第一宗“罪”:演员选择

重新启动筹备的《水浒》剧组,一开始就遭遇到 “一百单八将”的选角难题,吴子牛说:“我的想法是明星大腕的人数越多越好,但100多位演员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档期、片酬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三国》开始筹备前,已经有人向高希希导演推荐了日本著名演员渡边谦,但渡边谦这几年已经晋升好莱坞殿堂级别身价今非昔比,现有预算绝不允许在一位演员身上砸下重金,制片方最后只得作罢。剧组目前已经集结了陈建斌、陆毅、黄维德、陈好、林心如、何润东、于荣光、聂远等众多知名演员,其中很多明星不惜自降片酬甚至几近零片酬为剧组节约开支。

第二宗“罪”:布景道具

为了尽可能用技术完美展示名著中的历史风云变幻,《三国》的制作过程绝对是影视制作界的特例:80集的长度,208个有名有姓的演员,官渡、赤壁、彝陵三大经典战役,近百场水战火战马战,上千人的战争场面,近千个内外场景,近十个外景地,10个月的拍摄周期……如此大的制作规模和工作强度,对剧组的服装、道具制作及美术布景等部门都是一次超强的考验。制片方透露,剧组的开销十分巨大,整部戏涉及涿州、无锡、横店、甘肃、河南等八地区的外景地,每天的流水就有几十万元,每次转场都是上百辆车的浩荡车队,转场一次就要花费100多万元。同样是斥巨资营造大场面的《红楼梦》剧组,虽然得到实力商家的赞助,但资金短缺现象也很严重,制片人李小婉解释说:“《红楼梦》的盘子特别大,从来没有一个剧组像我们一样动用了10个中国最好的电影摄影棚,与此同时,制景量、灯光等器材的使用量都大大增加。为了拿到最大限度的优惠,我们需要提前付出巨额的预付款。”

第三宗“罪”:特效制作

改编版本将本国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重新设计和深度挖掘,并更加注重与当今观众进行对话。新《三国》的故事站在今天的历史观和人物观上,将之前小说中以蜀国为主线变成了将曹操设定为最重要的人物,打破原小说的章回体结构,整个故事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更加注重人物群像的全面刻画,毫无疑问将比原版更具戏剧性、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如今网络文化过度发达,要取悦现在饱受视觉刺激的观众,在技术制作环节就必须向国际水平看齐。新《三国》不仅要用5个月的时间,重新改造横店的场景,用高清技术拍片,还将邀请《指环王》、《金刚》的特效顾问,来为《三国演义》的战争场景把关。该剧从资金到拍摄方式,处处比照电影标准进行。而这样大刀阔斧的改动,意欲凸显的就是创作者的一个“新”意。

为了打造出一部心目中品质一流的奇幻大戏,张纪中亲赴好莱坞邀请梦工厂顶尖的造型和特技团队加盟,希望颠覆人们的刻板印象,在品质上真正站在国际化高度。毕竟之前的作品受到时代限制大多照搬了戏曲舞台上服装造型,“比如说唐僧,他几乎是不生活的,永远是板板正正,还涂着口红,老是穿着那身板挺的礼服”,张纪中笑称,“我们现在在尝试做这样一个东西,天上的神仙们穿的衣服能不能像从肉里长出来的感觉,我们在做这样的实验,因为这个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依旧在做。从这一点上来说,和以往的是有一点差别的。”这毫无疑问又是一笔巨大开销。

《红楼梦》老版本里因为技术原因全然省略的“神话”及“梦境”部分,李少红希望在新版中弥补这个遗憾,从已经曝光的场景造型图可见这将是新版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含金量绝对最高的场景。“除了拍摄的部分,还会涉及到动画特技、3D、合成、模型等多种手段。而且如何表现女娲补天和太虚幻境,在原创表现形态上、艺术创造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尝试的结果未曾知晓,但这种尝试的勇气值得赞赏,毕竟手上攒着的可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小说素材,在经费有限、财政吃紧的大环境下,创作者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赤诚之心来创作剧本,倾注全部的心血来做好它,谁能想像未来的中国不会诞生一部能够与《魔戒》三部曲媲美的电视巨作呢?

名著重拍赚大钱?

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传媒集团纷纷削减经营项目支出,一些烧钱的项目经费也被压缩。我们的近邻韩国KBS、MBC和SBS三大电视台纷纷控制电视剧制作成本,并减少了电视剧的播放量,直接导致电视剧生产的缩水,撤资危机、拍片计划搁浅、演员降酬救世等一系列消息传出,香港无线卫视为开源节流一度裁员引起艺人恐慌。

就中国的传媒市场而言,专家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将是一个分水岭,以往靠拼资金、拼人力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将会被抛弃,而代之以提高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其实金融危机是否殃及名著重拍并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问题,反而会成为市场资本重组的一个契机。早年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如同物质匮乏年代的日用消费品,由国家统购统销,自然是“不差钱”。 简单的讲,制片方生产和发行电视剧,电视台购买电视剧的播放权,观众收看,广告主买单,因此电视剧在当时的国内市场基本没有竞争压力,中国式关系营销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大行其道。而今天下三分,再不是央视一家独大的时代,金融危机带来的广告量锐减,势必引发各省级卫视为了吸引广告商的亲睐,在选择购买电视剧上的一场恶战。日前四家省级卫视围绕《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的恶性竞争抢播事件也可见一斑,此前安徽卫视更是传出2009年斥资三亿购买一批优秀电视剧的消息,而在这一片“争风吃醋”的收视大战中,重拍版名著大戏能否为自己矢志不移追求的艺术争取到更大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模式的改变,这种模式的关键词就是品牌。

众所周知,三国的故事借由漫画及同名电脑游戏在全亚洲驰名,高希希的《三国》在未开拍之前,仅凭其名气就以70万人民币一集的高价卖给日本NHK电视台,将在黄金档播放,韩国为大长今制作音乐的公司也愿意出资600万承担该剧的音乐制作部分。就国内市场而言,央视买断首轮播映权,四家一线卫视联合买断了本剧的二轮播映权,这种情况在电视剧发行界还是第一次发生,对于投资过亿的《三国》而言,其品牌效应可谓强而有“利”可图。除此之外,制片方介绍,为了配合海外发行,还将在后期制作阶段专门为欧美制作一版10集的同名电视电影。有这些亮点在,2008年《三国》项目在戛纳电视节上也引起海外买家的极大关注,已有几个国家提前购买了播映权。韩国、港台、欧美播映权都正在频繁的洽谈中。

向来对资金成本运筹帷幄的张纪中在售卖《西游记》时,也是一度瞄准了国际市场,甚至希望仿效美剧的拍摄方式,开创国产剧集按季拍摄的先例,将资金回收的风险降到最低。《红楼梦》采取的是买断全国播放权的方式,其余的资金如何回本,又不影响《红楼梦》本身的品牌质量,这是个问题,需要制片方深入发掘智慧。

最后,套用本山大叔的报告总结如下:世界实在乱套,风景这边独好。2009年给了国产电视剧市场一个绝好的机会,四大古典名著的重拍,能否在特殊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能否将电视剧创作的源泉植根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乃是名著重拍版在非常时代的生存之道。守住了?一片繁花似锦;守不住,空留骂名。结局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重拍名著的七个策略 下一篇:涂黎曼:冲上战场的千金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