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

时间:2022-09-02 11:47:14

论电力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保障电力系统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生活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伤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因此,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是非常重要,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给予高度重视的。在此提到的电力安全管理是指对在电力系统中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监管控制的过程。本文通过研究信息化技术与电力企业工作中的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之间的联系,阐述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电力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周转运行,为了完成这个根本目标,在电力系统中工作的人民在每个环节都不松懈,不敢怠慢。尽管如此,在电力系统中还是时常会有涉及人身事故的发生,伤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设备故障问题占主要原因,因此,找出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处理与解决刻不容缓。

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长时期处于落后状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我国地大物博,宽广的土地面积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带来极大挑战;电网网架结构不完善,较为脆弱;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性以及不能预见的突发状况给电网事业发展制造障碍,最后导致大范围停电结果。此外,我国正处于积极开发电源电的热潮中,在这种浪潮下,不断的会有新设备的研发和投入生产,所以会无形中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转变,影响电网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电联网实施过程中,大规模是开发新能源,远距离传送,都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对影响我国电网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最主要的是采用高一级电压等级以及全国的电联网,高级电压的引入,迫使在各低电压等级电网解环的过程中,过渡生产会给电网安全造成影响;电联网问题会导致电网区域低频振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间的传输速率;要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就要完成两个任务,首先要保证电网系统自身的强壮,通过神经中枢对电力安全系统进行高效整合;还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系统安全管理。

二、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重要功能

在电力系统工作运行中,工作人员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时性的检修,这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而且要求检修过程要科学合理、高校规范。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工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检修经验,综合目前我国设备的制造水平以及对设备进行维护的情况,提出设备状态评价使用方法。新版《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在2008,方为国家电网公司,该导则的有效的规范和开展了对设备状态评价的标准。目前,还有很多企业还将设备的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在纸上,将纸质资料进行整理存储于企业的档案室中,较为进步一点的企业将数据信息存储于word文档中进行保存,将文档存储于信息管理中心,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果要用到这些信息,也就只能进行手工态评价。在评价过程的结尾,可能会深入一些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其评价结果,造成设备数据信息不准确,有可能失真。所以,要想全面深入地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要引进信息化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目标。

三、信息化技术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实现检修试验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在电力安全系统中标准化作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运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这个标准化作业要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根据要求建立作业程序体系,并落实于实际,这个标准不仅在规范现场作业向流程标准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在全过程控制转化中有一定指导意义。作业标准化必须以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为依据,这个指导书中明确的指出了具体要做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仅仅依据工作人员的操作经验与技能和指导书的范本并不能有效的编制标准化指导书,这些依据是不全面的,不健全的标准化指导会造成效率低下,不能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的编制就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指导意义,所以,有效的编制科学合理的作业指导书是不易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有效编制,就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标准化作业,引进信息化技术,开发智能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体系,落实体统运行,让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系统运行后自动生成。这个运行程序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分解作业指导书系统的各项内容,使之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组件;第二,依据电压级别、设备和作业的类型建立组件标准数据库;第三,依据设备和作业类型对已经确认检修的任务在建立的标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查找与之相匹配的组件;第四,让检索出的组件与任务进行自动组配,编制一套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在这个运行程序中,由于没有人员进行参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的认为判断,避免了这些因素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指导书内容的准确与可靠。在此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手段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没有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就很难完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有效编制。

四、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也在不断壮大,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也在扩张,进而加重了系统的运行维护任务,在电力行业领域的技术人员维护人员匮乏,种种压力并行下给电力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电力市场需要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高技能工作人员,所以,快速高效的建立技能人才队伍,有效完成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作,是一项艰巨且刻不容缓的重任。过去以往的学习知识技能途径都是通过自己学习或者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尽管这种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处理现场问题时要用上较多时间,不能很快的解决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因此要加快信息化步伐,具体步骤为:工作人员在完成工程检修工作后,第一时间将工作内容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对问题的处理办法都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随着对事故资料的积累,渐渐的形成大的知识技能数据库,以便日后遇到问题是快速处理,节省宝贵时间,也可将工作总结,经验与教训等一切有价值的信息数据都记录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知识原料。

结束语:

最近几年,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应用得到很大发展,为电力安全管理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很多有用的数据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在信息化模式下运行检修记录、设备台账管理等工作,此外还促进了工作流管理向实用化阶段迈进。当前,电力企业更需要做的是加强信息化技术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起到支撑企业核心的作用。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推动安全生产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对电力设备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系统决策水平,进而整体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品,让电力事业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样子钦.关于电力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0(21).

[2]武春霞.电力安全信息化应如何发力[J].特别报道,2009(6).

[3]魏哲明.信息化是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J].电力信息化.2009(7).

[4]刘传斌,蔡海龙.浅析供电企业电力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8).

[5]覃丹.电网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机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11(18).

上一篇:高层建筑中质量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