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2-09-02 09:46:29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多种心理成分的整合。第一,就教学效能感的本质而言,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其能力特性表现在: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自己能协助学习者排除各种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其信念特性表现在:教师拥有一种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去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信念。第二,就教学效能感的成分而言,它是一个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括情感成分的多维整体性概念。第三,就教学效能感的核心内容而言,它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结果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效能感的功能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投入教学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愿意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具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情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宽容、民主、公平。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教学活动,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从事非教学活动的时间较多。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学监控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教学效能感越高,教学监控能力越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的教学改革意愿相关。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能更好地应对压力,更喜欢自己的职业,更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情感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职称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总体上随职称的晋升而提高、随教龄的增长而提高。职称是教师学识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高一级职称的聘任是对教师学识和能力的肯定,这无疑会强化教师的教学信念。尤其是小学高级职称的拥有者,他们一般都是年龄较大、从教多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对自己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个人教学效能感较强。一般来说,教师普遍能认识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由于其机能的衰退、智力以及认知加工能力的下降,会造成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降低。这可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2.不同学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存有差异。学历作为教师的主要特征变量,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中师教育比较侧重于对未来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中师学历的教师普遍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认识较高。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在面对复杂具体的教育实践时,缺乏教育经验,进而对教育的作用以及效果的认识有所动摇,因此一般教学效能感下降。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教学风格日益成熟,因而,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认识和评价又表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教学效能感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高师和大专毕业的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比较相似,均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能清楚地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这种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会不断得到深化并且逐渐稳定下来。因而,这两种学历水平下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随教龄的增加而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且教学效能感的总体水平普遍高于中师学历的教师。

四、讨论与建议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最终转化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当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尽量减少和避免低水平教学效能感产生的消极影响,对提高教师的素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一般教学效能感方面:要解决好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尤其是改善偏远落后地区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学校环境,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培训和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这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乃至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个人教学效能感方面:良好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的信心,低水平的个人效能感会使教师厌倦自己的工作、对教学工作缺乏信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首先,教师应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良好的个人意识。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般困难,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教学信心。再次,教师要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学会理解学生,对他们的合理需要做出反应,并给予指导与帮助。同时,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并能坦诚与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最后,教师应努力追求成功,学会自重。教师应尽量做好本职工作,体验更多的成就感,不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进行积极的归因。

上一篇: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关系研究综述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