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时间:2022-09-02 08:58:11

解读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摘 要: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它是英语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英语性别歧视存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的对策及对现实交际和对外语教学有所启发等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现象 原因 对策

1.引言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古至今,“男尊女卑”的思想并非中国独有,英语语言中也有,近年来世界各地关于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感受到了这一时代趋势。语言当然也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但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又是一个颇具影响意义的语言障碍。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性别存在歧视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现实交际和英语教育帮助。

2.性别歧视的表现

2.1称谓中的性别歧视

在西方,女人结婚后放弃自己原有的姓氏而改用丈夫的姓氏。“Mrs”等于向他人公开宣布了她们的婚姻状况,而“Mr”一词则不会暴露自己的婚姻状况,在日常工作中,男性上司可以称呼他们的下属女性为“sugar,sweetie,darling”,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称呼她们的上司或男性职员。而有时男人又会用“vixen,hen,bitch,goose”等词招呼女性,是侮辱、嘲弄,甚至是不怀好意。当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都会当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很明显,婚后的男性仍然被称为man,而女性就成为wife,女性称谓中所包含的文化意向也就随之完全改变了。

2.2词法、句法、语义等方面的歧视

2.2.1词法

性别歧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它随主流思想隐含在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英语词汇中就有很多包含了“man”的复合词。如:mankind,manpower,manmade,chairman,freshman等。mankind作“人类”解释,其意义同时包括了男性和女性,然而却不能被womankind所取代。一位会议的主持人即使是女性,也要被称为chairman;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即使是女生,也要被称为freshman。不难发现,这些复合词中的“man”已经不单纯地指男性,在语法和词义上都涵盖了女性。很明显,男性词语的泛化现象是性别歧视现象的语言表现之一。类似的例子在英语语言中比比皆是:manslaughter,workman’s compensation,sportsmanship。所有这些词语都很难找到一个女性词语与之相对应。在西方文化中,男性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按照《圣经・创世篇》的记载,上帝在创造了亚当之后,唯恐他寂寞,就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英汉文化比较词典》引《辞源词典》对“woman”的解释为:“The creature was produced from the rib of man...she is a house built for the generation and generation,...when our language calls her woman.”我们不得不承认,夏娃是亚当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又如虽然英国是由女皇统治的国家,但也只有kingdom,而没有queendom。另还有一些词缀也表现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如一些女性的名词是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添加后缀派生而来的,而所添加的常见后缀含有“卑小低微、微不足道”的意思。如“-ess,-ette,-enne,-trix,-ine”:actor―actress,host―hostess,steward―stewardess,usher―usherette,graduate―graduatete,farmer―farmerette,hack―hackette,comedian―comedienne,tragedian―tragedienne,administrator―administratrix,hero―heroine,landgrave―landgravine,margrave―magravine。

2.2.2句法

现代英语语法中的性别标记只限于代词系统,其中没有一个可以兼顾两性的单数代词。当不明性别的不定代词everyone,everybody,anyone,anybody,someone,somebody,no one,no body等,以及不明性别的名词如man,a person等作主语时,根据语法“一致性”的原则,代替它们的第三人称代词要用阳性人称代词,也就是he,his,him,himself等。分别举例如下:

Every person thinks he knows best.

Everybody washes his hand.

The child should be given ample time to familiarize himself with the test material.

以上的几个例子中,阳性人称代词被用来兼指男女两性。he,his,himself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she,her,herself,而反过来却不能代替。另外,虽然英语语法并没有规定“男先女后”的词序,但是有许多语言却是男先女后的顺序,如:man and woman,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mother,male and female,boys and girls,son and daughter,king and queen,Adam and Eve等,ladies and gentlemen,lady first这样的例子很少。

2.2.3语义

男性词多具有中性词义或带褒义,而女性对应词多具贬义。

Call boy(戏院中招呼演员准备上台的人)

Call girl(用电话召唤的)

a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

a woman of the street(娼妓)

a public man(公职人员)

a public woman(娼妓、)

a strange man(古怪的人、陌生人)

a strange woman(娼妓、)

同一个词用于男性和女性有时也贬褒有别。

He is a professional.(医生或律师)

She is a professional.(美国人会理解为“她是”)

He is an imposing man.(给人深刻印象,令人钦佩的)

She is an imposing woman.(冷漠无情的)

用于描写女性的形容词好多也含贬义。

如effeminate(小女人似的),pigheaded(顽固的、固执的),scatter-brained(精力不集中的、健忘的),frivolous(轻佻的),gossipy(爱说闲话的),logical(无逻辑性的)。

3.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3.1历史、文化原因

众所周知,语言传递文化,文化又通过语言反映着社会现实。因此英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反映其内涵。作为文化的集中反映,宗教深刻地影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另外,在父权制社会,男女语言的不对等反映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语言中倾向男性重能力、女性重外貌。而且男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权力上的不平等,也造成了语言上的不平等。

3.2生理、心理和社会分工因素

长期以来社会分工的不平等,以性别为基础的劳动分工,使得男性在家里处于主导地位,在社会中享有权势,所以较喜欢垄断发言权常打断对方的谈话。而女性常被看作是男性的商品和部分私有财产,所以她们在与男谈时,往往是被支配的。并渴望不被歧视,女性倾向于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语言的某些特点,比如语调较高、较容易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等,使用标准英语是有教养、有地位的标志。另外,女性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任务,她们尽可能地使用规范的语言和礼貌用语。

4.改变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对策和发展

改变性别歧视,首先要解决语言中的男性泛化现象。针对人们在交际中都习惯用he来泛指的情况,可以凡在性别未确定的场合使用he/she或he or she,取代传统中he的位置。用中性词person取代man来泛指通性,如businessperson,chairperson,congressperson,draftsperson,spokesperson用其它中性词取代man,如supervisor―foreman,fisher―fisherman,police officer―police―man,guard―watchman,homemaker―housewife,flight attendant―airhostess等。另外还创造了一些新词语,使其尽量中性化,如chairman―chairwoman―chairperson―chair,由chairman到chair,经过了三次变化,几番推敲,终于用chair取代了chairman。

与此同时,还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平等的合法权益。英国就业平等委员会已立法规定以下广告用语的中性化要求。如慎用salesman,storeman,woman等词,确保两性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于是男性化的词语普遍转为中性词。salesman―sales assistant,storeman―store assistant,postman―letter―carrier,fireman―fire fighter。机械师、打字员和餐厅服务员的职位不可偏向一性。例如“Waiter Required”属于违法广告,“Waiter/Waitress Required”才是合法广告。

5.研究的意义

社会在变更,语言也随之变化。正确地认识、理解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指导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地道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进行得体的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目的语的文化意识,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教学才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庆梅.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1:33-35.

[2]赵晨舒.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对策[J]镇江高专学报,2008,(7)3:31-33.

[3]秦秀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J].现代外语,1996,(2):18-25.

[4]Holy Bible[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2:2-3.

[5]张爱玲.谈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语界,1995,(1).

[6]钱进.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4,(6).

[7]徐祥武.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体现.外国语,1986,(5).

上一篇:从英汉谚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下一篇:现代俗字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