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时间:2022-09-02 07:54:02

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摘要:本篇文章就施工企业怎样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等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大计展开讨论,得出只有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筑给排水;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前言

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将成为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的焦点,而给排水工程又是建筑工程中的特别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的定义

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指的是建筑企业对在给排水工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费用和间接支出费用的控制。具体内容包括直接材料费、机械设备费、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等计入成本。还有给排水工程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也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统一的成本控制标准数据,使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组织结构内信息沟通趋于扁平化,提高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为企业节约成本,都应围绕给排水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设计,将项目的方案建议、可行性分析、估算、预算、招投标过程、现场控制等各种造价和成本控制过程进行综合考虑。

2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把降低成本放在第一位。不论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都不应因成本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2)通过降低成本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而获取其他竞争利益。成本的变动引起其他相关因素变动时,企业应以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为目的。

(3)通过控制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建筑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经常会采取各种战略措施,而这些措施一般需要配合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也要配合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进行各种战略选择,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

(4)通过成本控制使企业节约增产。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通常建筑企业利用成本的代偿性,增加其他方面成本以节约受限制资源,让受限资源收益最大化,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

3给排水工程成本费用内容

3.1直接费用

直接费,是指直接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各项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

3.2间接费

间接费包括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如: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

4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实现的途径

4.1编制项目目标成本管理计划

建筑给排水企业只有编制合理的项目目标成本管理计划,全面贯彻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先了解一下目标成本的定义。它是指在确保实现目标利润的前提下,企业在成本方面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费用最少,而效益达到最大的目标。建筑工程地点、建设性质、工期及质量、承包性质等诸多方面都是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灵活确定项目成本目标。一旦成本目标确定,施工企业就应该将目标成本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分解到项目经理部至各个作业班组。然后项目经理部与各个作业班组之间签订经济责任合同,落实各班组的成本目标。根据合同进行管理,逐级负责。因此目标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对目标成本进行控制,应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一定要严格按照目标进行成本控制。作为控制中心的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已确认的总成本额分解到各个班组,而各个施工班组应做好施工日志记录,如实反映每天每个工序的成本支出,之后定期与项目经理下达的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之间的差额,并分析造成差额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消除成本差额,以防成本失控。

4.2加强材料管理,严控材料费用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的占有比例最大,甚至有的可高达70%以上,因此有很大的节约空间。那么节约材料成本便成了成本控制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节约材料成本:

首先,对给排水材料用量进行严格控制,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项目部、计划部可依据工程进度,预先计算出每个阶段所需材料用量,并交材料部执行。材料部根据每阶段计划用量下发至每个作业班组。在执行期间,可采取每周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的方式,检查材料用量是否超额,并析其超额原因。确保工作班组工人按要求而未对材料造成浪费。

其次,加强现场管理,材料合理堆放,以减少搬运、仓储和摊销的损耗并对有用的余料进行回收利用。在工程施工中,应尽量合理利用材料,使材料的损耗率降到最低。

第三,严格控制材料采购价格。不管是哪个单位采购材料,都应认真分析各种材料的价格走势,根据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及材料使用时间,确定合理的采购日期,以免因材料成本上涨增加材料价格。因此,合理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4.3加强团队建设,降低人工费用

给排水工程中人工费的占有比例仅次于材料费。提高团队建设的工作效率,是实现成本最低化原则。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能够达到的合理的最低成本目标,努力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在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应根据常见工种编制相应的给排水工作流程,然后根据此流程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及对适合相应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按照规定工作,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于此同时,建立标准工时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这个需要结合工程自身实际情况,统计分析给排水工程人工定额水平和各个工序材料消耗率。这是进行给排水工程项目人工管理成本核算和跟踪的基础。这些是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和根据历史数据的积累得出来的,它的准确性能直接影响到给排水工程的成本和效益。

在流程化团队的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加强各责任网络和班组的经济核算。在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中,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成本始终在控制的范围内。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之间等都应该在肩负成本控制的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享有控制成本的权利。降低工程成本有效途径之一是对各个施工班组实行奖罚制度,合理调度劳动力,以防窝工带来的损失。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时点工期,做好不要把施工高峰期安排在夏收和秋收时节,合理安排劳动力,加强和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费用,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降低管理费用的另一途径是应选用熟练的人工,稳定的施工队伍。

4.4机械设备费的控制

在建筑总成本中机械费用占的比例在5%左右。所以也应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应时刻保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机械使用费用,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做出贡献。同时为了防止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而影响机械的使用效率,应对机械操作人员制定考核制度,将机械设备的技术指标跟经济指标结合在一起,让定额作为考核基础,确定单机或组机的生产效率、消耗费用、维修养护费用等,按标准进行考核。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人员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实行奖罚制度。操作人员还用做好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专业维修人员应经常根据设备的作业条件、技术状态、磨损状况、操作维修水平等,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以保证机械设备能正常使用。

5结束语

从全文可以看出,建筑给排水施工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增加企业竞争实力,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万金柱.谈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5.

[2]张思中.论建筑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J].广东建材,2007,07.

[3]董琳,雄金龙.浅谈给排水工程中的项目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议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