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这里开始

时间:2022-09-02 06:19:59

摘 要: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课程改革能够带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从教师角色转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策略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艾利奥特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能够带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专业化,反之,教师专业化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情意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生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实现。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它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又包括了态度的转变。它要求教师课程的设置必须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在知识技能上,必须以促进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整合为目标。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无限的,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它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教师教育课程体现终身教育的特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教师角色转型策略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教师的角色也将随着转型。

1.教师角色将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型为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教师自身必须有科研的动力、创新的激情,才能革除压抑、束缚学生创造力的旧观念、旧做法,改变传统教育“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某种急切情绪,让自身的创造点燃学生创造的火把。科研上真正的突破不仅需要研究者呕心沥血的多年苦心经营,同时也需要违抗流俗的巨大勇气。即使小小的课堂教学,也要有所创新,要有大胆的探索。

2.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换为“跨学科型”教师

当前世界,知识信息正处于爆炸之势。在学科不断分化的态势下,学科的综合性日趋突出。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负有整合基础知识的职责。从计算机日益普及的趋势看,今后单一信息的知识获取途径将变得更为迅捷有效,教师更多地处于解疑答难的角色。各门学科知识如何嫁接,各种知识的盲点如何打通,各门学科的连接点怎样汇通,特别是面对学科知识的难点、问题,如何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去提供独特的思路和解题方式,将是对教师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综合知识储备的极大考验。

在动态的课程生成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生成的重要因素和设计主体。课程教学不再是教材的线性执行过程,而在于对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一个个教学事件意义的探讨和解释。

(二)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对教师而言,每天都在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他们教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他们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简便、捷径的途径。

1.教师要有最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通常外显于一种教学程序,而内隐于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原理,既是某种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高度概括,又以简约形式表达某种教育思想或教学原理。好的教学模式包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本人也可以有自己适宜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对每一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育思想或原理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其特点、适用范畴和操作要领,借鉴他人好的教学模式,为我所用。

2.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教学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点内容上进行有系统的强化训练。要根据知识的不同特点来整合思路,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层面,要搜集材料,适当拓宽。

3.教师要加强课堂的管理能力

教师监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它对教学行为的改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管教师有多么好、多么高明的课堂管理手段,如果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纪律守则为基础,课堂管理是不可能高效的。课堂纪律给了所有学生最基本的课堂言语、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教师所期望,他们应做到的是什么。

(三)实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策略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创设一种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因此,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形式有:

1.自我反思

新时代的名师,关键是要有反思能力,就是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规则运用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这个策略的核心是反思。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是自觉的反思者。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反思的常见方法有:(1)写反思日记。从某些名师身上受到启迪,尽快拿起笔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2)通过网络日志来跟更广泛的同行者分析和探讨。通过反思,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将会不断更新、递进和丰富。

2.同伴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帮也就是互助。教师要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团结、合作的教研组,通过校本教研、案例研究,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学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同伴,增加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作为学校,应该为各类教师提供各种平台,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把学校构建成教师的精神生态园,使教师身有闲适,心怀感激,与书为伴,超越自我;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真人”楷模;通过培训,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更多的策略和有效性方法来推动,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和改进管理来达到预定目标。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线,在广大教师耕耘的教育田园里,才会出现教师专业发展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

参考文献: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7-01.

(作者单位 温州经开区海城第一小学)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之外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下一篇:如何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