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的地球

时间:2022-09-02 04:50:09

“超载”的地球

可以这样来判断:当人类总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就可以被恢复;而当人类的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极限,这时人类就将面临灾难。

生态足迹

偶尔看到一则信息,美国灾难大片《2012》近期在各大院线放映。这又是一部反映“世界末日”的片子,据说它来源于玛雅文明的预言――2012年就是世界的末日。人类世界是否真会有末日?这是一个比较“形而上学”的问题,很难用科学方法进行求证;但另一个与此相关联的问题却可以被证明――地球对人类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人类就会面临灾难。这是一个可以被证明出的结论。

求证这个结论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在圈外人听起来比较陌生,它可以这样来理解:每一个人(或一个城市、村庄乃至国家),当它在这个地球上出现后,就要占用地球上的生态资源,由此会出现因占用生态空间而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就像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那些影星们刻录下的足迹一样,不会磨灭。不同的“印记”有大有小,分别记录下每一个个体对地球生态的占用程度。这就是“生态足迹”。

一个人“生态足迹”的大小,是把他所消耗的全部资源(包括他的废弃物排放),换算为生产这些资源所需的土地面积,这个面积越大,意味着他所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比如用“生态足迹”来衡量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就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而这个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储存相应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那么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换算,也是这个方法。

这种计算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施加的影响,正如一位加拿大的生态经济学家,也是“生态足迹”概念的最早倡导者Wackernagel先生所描述的那样:“生态足迹就像一只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等产物的巨脚,它们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这些“巨脚”们踏在地球时留下的脚印越大,意味着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无法容纳这些巨脚时,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就会崩塌。

有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就有了另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是指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

科学家先通过研究“生态足迹”,测算出人类生存的空间尺度;再从生态环境的供给层面上,计算出“生态承载力”大小,然后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两者间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地球对人类的承载极限。

可以这样来判断:当人类总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就可以被恢复;而当人类的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极限,这时人类就将面临灾难。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等组织的“地球生存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生态足迹”不断扩大。从1961年到2001年期间,人类的生态足迹增长了158.54%,人类生态足迹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略低于同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1.8%)。到2001年,全球生态足迹达到137亿公顷(相当于人均2.3世界公顷),而地球的生态承载力仅为114亿公顷(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9世界公顷)――地球处于严重超载状态,超载率达到20%!如果说汽车超载容易出事故,那么地球超载呢?

为了让各个国家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完成一份《2004地球生态报告》,专门对各国产生的“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在这份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高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

从数据上看,美国和欧盟2003年的生态足迹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的18%和15%,而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却只有12%和9%,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处于严重的“生态赤字”状态!

在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是世界人均值的2.4倍,远远超过了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于是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如果全世界都像日本人这样生活,就需要有24个地球来承载!

当然也有一些出现“生态盈余”的国家,正是它们的贡献,才使得紧张的地球承载能力获得了一些缓冲的机会。比如巴西,这个生态足迹小国提供了高达37%的生态承载力,位居世界第一;再如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印度尼西亚,也在“生态盈余榜”上位居前列。但即使这些生态盈余国家的居民为地球生态做出了贡献,但也容纳不了一些“巨脚”国家们的野蛮挤压――北美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是欧洲人的2倍,是亚洲人或非洲人的7倍!

我们再来看中国,中国的生态足迹数据堪称“喜忧参半”:喜的是,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目前还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忧的问题是,就“总生态足迹”而言,中国受累于庞大的人口数量,这一项指标在全世界高居首位。中国也处于“超载”状态!

这意味着,中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严重的“生态赤字”,让我国的生态系统面临着退化和崩溃的风险。当中国经济这辆大车以“高速度、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以远快于周边对手的速度向前奔跑时,必须要明白,车上其实存在着安全隐患,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由此想起了联想集团的一句很著名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现在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这样来说:“地球已经超载,人类应该怎样?”

但愿《2012》那样的场面,不要真的在我们的家园中上演!

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在处于两难抉择时自问式的一句话。

几百年后的今天,当关乎地球气候变化和全人类福祉的一个关键节点――联合国2009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许多人,包括各国的政要、联合国官员、NGO组织、新闻媒体乃至关心气候变化的每个普通人,如同当年的哈姆莱特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要生存还是要毁灭,地球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一位官员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坚定的回答:“在哥本哈根,我们没有为失败而准备的B计划,只有代表行动的A计划。”

这个A计划,就是各国必须协调一致,在大会上达成一个致力于共同行动以应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

但事实远非那么简单。否则,“生存or毁灭”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富含哲理的问题,就不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诵了。

哥本哈根会议所隐含的这个“哈姆莱特诘问”,是当前各国政府必须要“痛苦面对”的一个问题。答案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容易――只有傻子才会去选择毁灭,但最终的结果却远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聪明人太多了,所以才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局。博弈论中“囚徒式困局”就是这个道理――“囚徒”们都愿意选择让自己获取利益最大而承担责任最小的坦白方式,于是都把责任推卸给同伙,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形成了一个对所有“囚徒”都不利的结局。

哥本哈根会议的症结正在于此。温室气体减排就像是一场公益劳动,它会使所有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对所有人都会有好处,由此联合国才会倡导成员国肩负起责任,共同去参与这场全球性的“公益劳动”。但结果却是,许多成员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希望别的国家多分摊一些公益劳动,而自己少分摊一些,以便节省出气力去经营自家的田地。当抱着这样的想法的成员国多了,那么结果势必朝着不利于所有人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想选择生存,结局却是毁灭。

要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A计划,就必须要实现破局,破掉那个“囚徒式困局”。

这就需要有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种担当――在全球“公益劳动”中的主动担当,摒弃那种耍滑头的行为。中国古谚中的“大智若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只愿扮演聪明的智叟角色,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坏。

2009年11月25日,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国务院在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常务会议上,提出了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宣布的这个决定,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它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会有几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正如国务院会议所指出的那样:“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中国扮演了那个“破局者”的角色。尽管客观上中国的确是一个排放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充足的理由与别国在谈判桌上周旋。但中国却做出了一个主动担当的决定,在决定地球气候发展变化的“公益劳动”中,主动承担起责任。

中国的这一举动,让那些苦恼于A计划实现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有国际组织认为,中国公布的消息“极受欢迎”、“对实现全球变暖低于2摄氏度至关重要”、“是中国实行坚定的气候变化政策的最新证明”、“非常鼓舞士气!”……

而就在中国公布减排目标的同一天,美国白宫也公布了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对于美国提出的这个减排目标,很多人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它“未达到国际社会的期望值”、“不会对哥本哈根会议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一目标仅相当于美国在1990年的排放量基础上减少4%,它本应是美国早就该达到的。一位西方国家的环境官员就公开表示出遗憾:“美国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不够高,因为之前的评估显示美国能做的更多。”甚至有媒体还把奥巴马出席哥本哈根会议也评论为“顺道遛弯”――奥巴马将只在哥本哈根停留一天,然后就会消失,到挪威去参领诺贝尔和平奖。显然奥氏的哥本哈根之行有“项庄舞剑”之嫌。

实际上,凡事应一分为二,看到它积极的一面。美国政府提出的这个17%的减排量目标,客观上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与布什政府之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不作为”态度相比,奥巴马提出的这个减排承诺算得上是一个积极转变。作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不应该是那种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的国家,当面对全人类需要共同担当的重大问题时,相信有智慧的美国人,不会再犯下“囚徒式困局”的错误。

生存还是毁灭?给予人类回答这一问题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就在媒体对中美的减排目标及哥本哈根的会谈结果进行热议猜测的时候,正有超过100座的冰山,向着新西兰南岛缓缓漂去,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仍在加剧恶化之中,全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冰川,正以比过去快数倍的速度消失。

地球只有一个,当面对这个“哈姆莱特诘问”时,我们已别无选择。

上一篇:改变我们的住房消费文化 下一篇:不仅仅是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