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时间:2022-09-02 04:14:19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完成,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渗入,城市空间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各种类型、规模的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在此过程中道路施工建设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环境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并且地质条件表现出不同形态,进而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较为明显的区域集中在沿海地区与内陆的多湖河区域,部分道路施工的地址为软土地基。如果施工单位要想在这些区域进行施工操作,就应当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加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184-01

引言

在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建设完成的过程中,促使城市道路建设数量与范围都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个部分的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在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难题。在道路设计出现的地方为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就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进而有效提高建设路基的轻度,提高道路施工的稳定性与使用安全。在实际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建设路段的具体情况与施工技术条件,选择最佳的加固技术,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应用,提高道路低级的强度。

1.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想道路施工建设大道高质量的标准,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道路路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道路施工建设地点为软土地基的时候,必然会给施工操作带来一定的难题。从实践中了解到,软土地基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1 高压缩系数与低抗剪强度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强度非常低,软土地基的空隙相比较其他正常的地基压缩系数会比较高,对荷载的承受能力会下降,再到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改善,在道路投入使用后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1]。

1.2 强流变性与触变性

经过一定处理措施的软土地基,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重力与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一定的形变,这过程就会增加软土的流动性,致使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操作通常需要适时加固操作,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1.3 高含水量与孔隙

软土地基的图纸条件较为松软,内部含水量相对较高,这种情况造成孔隙数量以及大小都在不同程度增加。软土地基的土质主要是由粘土粒与粉土粒共同组成,土粒的表面附有多种带有电荷的粒子,在长时间暴露与空间中就会将水蒸气大量的吸入到土层中,进而提高土粒的含水量,含水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大土粒之间的孔隙,造成土质强度大幅度下降。

2.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在前文的分析中了解到,道路施工在软土地基上实行操作,就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而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常见的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预压地基处理技术

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并不同于换填地基处理技术。该种技术通常运用在粘土与淤泥土质。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该种处理技术属于一种常用技术,运用该种技术能够解决地基的沉降问题,保证软土地基稳定性[2]。而这种方法运用的主要特点主要在于,在道路施工建造之前,在拟定的施工区域内施加于道路施工的相当的荷载作用,促使地基土体中的孔隙水被挤出来,促使地基变得密实。在应用该种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该种技术处理并未改变地基土地的特性,只是将土体变得更为密实,同时在施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预压的范围逐步扩大,防止预压的过程中周边土体凸起或者下陷。也正是这样一种特性使得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应用非常频繁,在不改变土地特性的情况,提高地基的沉降力,促使地基的处理效果更能够符合实际施工的条件。

2.2 换填地基处理技术

在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中,换填法地基处理技术的的原理主要是讲不良地基的土换成表现良性的填冲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不良地基的承载力,控制道路结构的沉降量。在地基处理方式的过程中,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浅层软土弱地基的处理方面。而针对一些深层不良的地基,由于施工量非常大而不采用该种技术处理方法。在该项技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较大的砂、碎石以及灰土构成材料,随后经过反复的碾压直至施工地基填充密实。这种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

2.3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强抗法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土体的承载力,进而有效降低土体自身的压缩性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实现土体的抗液化能力以及抗湿陷能力的提升。在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强夯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应用重量超级大的重锤通过高处落下,锤夯地面,促使地基得意夯实。这种处理技术较常应用在砂土、饱和粉土的地基。在施工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强夯法能够提升地基承载力的5倍左右,同时地基的压缩性反而会降低5倍左右,这样经过相互之间的影响,其深度可以达到10m以上[3]。强夯法就是通过重锤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该种处理技术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重锤落地面积较小,这样就会增加施工的工作量,施工效率降低;其次,不同的区域使用相同的锤击方式进行夯实,但是并不能保证不同区域的地基承载力相同。这样就会使得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最后,应用强夯法在实际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地基水分过多,施工中的水分不能使用强夯法来处理。因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强夯法的应用进行有区别的选择使用。

2.4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在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在处理的过程中应用钻孔机,将带油喷嘴的注浆管插到土层的预测位置,随后使用高压设备将浆液成为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通过喷嘴来破坏地基的土层。在此项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细小的土料随着浆液冒出水面,剩余的土粒就会在冲击力、冲击力与离心力同等作用的情况下,和浆液混合在一起,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重新排列而成。再过一段时间浆液凝固后,就会在土中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结体与桩间体构成复合地基,进而提高地基的承受能力,并且软土地基承受力增强的时间效果会比较长。这种地基处理技术较为常见的应用在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另外,由于刚性复合地基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优先性 在本次操作的过程中应用刚性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刚性桩复合地基是采用刚性桩增强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通过设置于基础和桩之间的褥垫层来使增强体和地基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刚性桩复核地基适用于粉土、砂土、填土、粘土等不存在难以穿透的坚硬夹层地基,应用广泛[4]。

3.结语

总之,在道路建设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还有利于道路施工质量获得保障,促使道路施工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铁城,陈建强,蔡勇,等.粉喷桩在某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6(12);87.

[2] 陈志华.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4(02):21-22.

[3] 平树江,孙鹏程,吴晓锁.现浇混凝土筒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的工程实践[J].混凝土,2011,6(12):61.

[4] 谢天锁.浅析祁临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几种软基加固工艺[J].山西交通科技,2014,13(17):54.

上一篇:地下传输管线的综合管理与信息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