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时间:2022-09-02 02:57:41

在实验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摘要:化学实验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安全化和合作化,在实验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引导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生命的灿烂和美丽。

关键词:生命教育;实验教学 绿色化;安全化;合作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8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34

所谓生命教育,从广义上说,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贯穿生命教育,让学生从化学的视野认识生命,进而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这是每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实现实验的绿色化,爱护生命

日益恶化的环境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积极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观念,实现实验的绿色化,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护我们的生命。

首先我们从源头抓起,尽可能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绿色化意识。如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时,就会死亡。对于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我们可以设计连续反应的装置,先制备氯气,然后将制得的氯气分别通入装有NaBr溶液、NaI溶液的洗瓶,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Br2和I2,最后通入NaOH溶液,既可验证氯气和碱的反应又可进行有毒尾气的吸收。再如,铜和硝酸的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有毒且污染很大,实验中我们可以不用课本上的装置,改用注射器进行实验,将铜片先放进注射器,然后抽入少量硝酸,现象非常明显,既防止了有毒气体的扩散,又减少了药品的用量,可谓一举多得。也可以让学生设计由铜制备硝酸铜的不同方法,比较出既经济又无污染的最佳途径。还有,可以将常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常量实验改为微量实验,部分试管实验改为点滴板实验、滤纸实验等等。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方法的优化、药品用量的控制等措施,尽可能做到不产生污染或使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对于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将严重污染环境。我们也遵循绿色化学的理念,要求实验后的残渣、废液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倒入指定容器内,而且能回收利用的一定要回收,这不仅节约药品,还能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可将化学实验结束后的遗留物利用为另一些实验的原料,如实验中CuSO4・5H2O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得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银是昂贵的稀有金属,而银或银盐被摄入人体后又有剧毒,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以回收处理,制备常用的试剂硝酸银;做过萃取实验的CCl4溶液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再次净化,循环使用。其实只要师生都做有心人,可回收利用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又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帮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强化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实现实验的安全化,珍惜生命

我们知道,在事故面前,人类是如此地不堪一击和脆弱,为此要让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明白生命是不可逆的,不可再生的。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所以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牢记实验的注意事项,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对具有危险的实验动作,应示范给学生,也可让学生观看由于错误操作而引起爆炸、引起伤害或死亡的录像,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学会珍惜生命。

保护生命,还要教给学生各种爱护自己、遇到危机时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危险或突发事件面前,镇定自若,正确应对,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如不小心将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或苯酚等试剂溅到皮肤上分别该如何处理,遇到金属钠、酒精或汽油着火又该如何处理,在实验室中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创设生产生活中火灾的情境,让学生应用灭火原理正确进行灭火。这些都是实验教学中要贯穿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虽然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要消除一部分学生做化学实验时畏首畏尾,生怕实验过程发生意外的心理。通过化学实验,要让学生懂得有些化学物质虽然会对生命个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不但可免受毒害,还可将其消除或转化成无毒的物质来改善生命状况,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学会有关实验操作的责任感,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实现实验的合作化,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让学生认识自己、珍惜自己,还得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生命、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体谅他人。合作性实验是进行这样教育的有利平台。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分组实验,既可以节约实验用品,又能让学生在合作实验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体验困难、体验成功,引导学生合作中遇到失败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出现危险时要能挺身而出,意见发生分歧时要宽容体谅,多发现他人的长处,能够欣赏、承认别人,不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合作实验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与快乐,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他人的生命,增强尊重生命的意识。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化学工作者在探索物质的奥秘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不畏艰辛,孜孜以求的一面,同时也闪烁着相互协作,合力攻关的人性美丽的一面。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呈现多学科综合性的特征,学会共处、善于合作是一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如获得1996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克罗托、斯梅莱和柯尔,正是因为他们的合力探索,通过实验研究,同时受到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展厅的圆拱形屋顶的启发,并用20个正六边形和12个五边形纸片拼至深夜,拼成了一个类似英国足球的硬纸模型,从而为人们揭示了C60分子的完美对称球面结构。这种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所展现的广博知识,在研究中相互协作,学科之间相互的融合的特征,对引领学生成才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当把这样的素材合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向学生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

总之,可以通过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安全化和合作化,寓生命教育于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中,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 王志高.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教育的活力[J].化学教育,2009,(7):28-29

[2] 李银花,伍伟杰.浅谈如何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加强生命教育[J].科教文汇,2008,(3):91

上一篇:别让“假想敌”把自己绊倒了! 下一篇: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