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莫踏法律雷区

时间:2022-09-02 01:35:51

炒股莫踏法律雷区

老年人炒股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近来,牛气冲天的股市吸引了不少老年朋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去,“你炒股了吗?”也成了时下很多人见面时常说的一句问候语。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其实,股市的风险不仅仅在于行情的涨跌,股民同时也面临许多法律上的风险。比如,因炒股而发生的风险、抵押贷(借)款风险、资金管理风险等等。一旦处理得不好,就成了炒股者的“死穴”。为此,本栏目特推出“老年人炒股”专题,为广大老年股民开出一剂风险防范的法律良方。

委托篇:委托炒股约定不明 赚赔责任如何分清

有些新股民,由于缺乏股票知识又不了解股市行情,往往会把资金放到自己信任的股民朋友那里,委托朋友替自己炒股,特别是老年股民因为时间、精力等因素,常委托股票机构炒股。在这些委托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条款设置不够合理而引发纠纷。

事例:老童与“炒股高手”刘先生是多年的好友。去年5月,他将自己的10万元现金全部放到刘先生的账户中,让刘先生全权操作。因彼此熟悉,双方并无书面合同。

半年下来,刘先生自己赚了不少钱,但替老童买的“XX钢铁”却整整半年基本没有涨。去年12月底,双方结账时,老童怀疑刘先生故意把亏空的部分算在了他头上,赚了的却说成是自己的。疑窦一生,两人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热度,哪怕刘先生拿出交易账单,老童也始终不肯相信。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老童要求按照资金比例分配账户中赚的钱,刘先生哪里肯依,于是双方十几年的交情彻底灰飞烟灭。

点评:老童与刘先生之间属于委托合同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人在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人对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刘先生代老童炒股的一切行为后果应由老童承担。《合同法》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结合本案情况,口头委托合同属无偿的委托合同,而且刘先生并无故意或重大过失,所以老童提出的要求于法无据。

新手小贴士:老年股民在委托炒股时应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在合同中应就委托的事工页及利益分配约定清楚,在特定股票的买入与卖出时应及时沟通,防患于未然。

与此类似的是,当证券公司经纪人由于工作的失误或错误而造成股民的损失时,如果当初与之签定了较为详细的股票买卖协议,那么可据此协议要求证券公司承担责任。证券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经纪人追偿。

抵押借贷篇:抵押借贷加大风险 金融红线不可擅越

面对牛气冲天的股市,一些急于入市又缺乏资金的老年股民往往不惜借钱炒股。然而,无论是向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借钱炒股都会使得风险加倍,而且容易误触法律雷区。

事例:几年前,突破1200点的上证指数在半个月中“一泻千里”,将股民肖大爷逼上了绝路。当时,他向银行贷款20万元,把自己的一套住房和女儿家的一套住房统统抵押给了银行,并透支400万元全仓买入了一只股票。然而买进当天,该股票就跌停板。第二天上午,肖大爷发现证券公司已将他的股票全部强行平仓,加上手续费和佣金等,他不仅20万元资金血本无归,还欠了证券公司近万元的费用。

点评:在股票交易中,一般是禁止证券经营机构和股民之间进行“信用交易”“融资交易”,也即禁止“透支购股”。但是,由于股票交易实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交易过程中不可能不产生短暂的和少量的透支问题。对于这种透支,证券经营机构一般是有条件地接受,可以暂时垫支。垫支后,证券经营机构有权要求客户及时补足垫款,或在客户不按规定时间补足垫款的情况下,有权采取强行平仓手段。

新手小贴士:股民与证券公司事先约定透支交易,则是为《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时条例》所禁止的行为。因此,为免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普通股民还是不要涉足这种具有相当大投机性的透支交易为好。此外,还有一些股民为了发大财,不惜向 “地下钱庄”借款,则更是走向了高风险,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资金管理篇:银行转账系统失灵 预期利益谁来赔偿

这里所说的资金管理,指的是炒股资金的管理。只有资金进入股票账户后,才能购买股票。而在这转账过程中和资金到账后,都可能出现差错而造成股民损失,这时候,股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事例:就在几天前,张婶见股市不断创出新高,准备开户入市。张婶在某银行办理了“银证转账”。没想到银行的电脑系统显示,她的钱已经被划走,但是股票账户里却并没有一分钱到账。直到第三天,这笔资金才被划到她的股票账户上。张婶一怒之下,要求银行赔偿她这几天因为没有买到股票而遭到的预期利益的损失,可银行却认为这是不可抗拒的原因,且预期利益无法确定,拒绝赔偿。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点评: “银证转账”,是指投资者通过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网上委托、电话委托系统以及双方的自助终端等方式,实现证券保证金账户与银行储蓄账户之间的资金实时划拨,而银证转账业务系统必须遵循“银行管资金,券商管股票”的原则。本事例中,张婶使用“银证转账”进行股票买卖,与银行之间建立了合同关系,银行就有义务按照她的要求及时把她进行股票交易的资金划入股票账户中。银行未能及时划入,张婶自然有权要求银行赔偿相应损失,银行以不可抗拒的原因进行抗辩缺少法律依据。但是,张婶对自己所受损失的大小负有举证责任。

编者语

老年人炒股,特别是刚刚入市的新手,在充分掂量风险的同时,还得多掌握点法律知识,免得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毕竟是老年人了,在变幻莫测的股市浪潮中,身心要保持往常一样的平稳可谓难上加难。在此,我们还建议那些老年股民或正欲进入股市的老人们认真看看本期第49页的相关报道:《银发股民:切记风险中的风险》。

上一篇:关注孙辈考生的“高考后遗症” 下一篇:日本老人如何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