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2 01:34:27

高师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种关系不只是情感上的,关键在于教学中两者所持的教与学的态度及所占位置的恰当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能动地位,师生关系处理得好,就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老师思路开阔教学效果显著。反之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关键词]声乐教学 课程性质 模式 教学相长

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在教学工作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实施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声乐作为一项技巧课,由于其课程性质和教学模式的特殊性,致使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显得更为重要。那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从声乐课的教学形式来讲,高师声乐课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体分组课:一是一对一的小课。下面主要论述一对一小课中的师生关系。所谓一对一小课,就是在一堂课里一个老师只教一个学生,这就决定了老师和学生不仅在教授知识上关系密切,而且在师生情感方面比集体分组课更亲密。师生任何一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情绪的波动都会给对方带来影响。因此,老师要爱护学生、体谅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要尊敬老师。能动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出现问题要开诚布公的讨论、协商,课堂上师生必须保持良好的心境,不要把课堂外的坏心情带入课堂。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不仅要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而且还要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自在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感受音乐的美。

从声乐课的课程性质来讲,它不同于别的音乐学科,别的音乐学科只要勤奋,总会有所成效。而声乐如果不得法,再勤奋也没有用。甚至适得其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教师教而不得法,学生肯定学不好。例如:许多老师在判断学生声音对错时,一般都只是听,很少问学生的感受。殊不知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感觉,而意识又是靠感觉来体现其效果的,名为找感觉,却又不愿意问学生找到的是什么感觉?仅凭教师的主观臆断。这样容易造成判断失误,使教学走弯路。如何避免失误,首先教师要学会“感学生之感”,才可能做到“控制学生声音的走向。”教师应该具有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新问题有敏锐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与鼓励。对领悟力差的学生要耐心启发诱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那么教师的威信也在点滴中建立起来了,学生对有威信教师的课,认真仔细,言听计从。真正会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从声乐的教学模式来讲,由于声乐学生的客观条件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因此,很难会有一种人人可行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因材施教”的能力。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墨守陈规。有些老师只会按照自己学习时的声乐教学模式去“套”学生,对于对上号的学生就得“法”,对不上号的也只好“削足适履”。这就完全背离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敢于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同行之间要多进行交流,多开展一些有实质意义的教研活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前面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呢?是被动的从属地位吗?显然不是。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处于能动地位,因为不论教师讲授的声乐技巧多磨难掌握或多麽容易掌握。总有一些学生掌握得很快,而另一些却比较吃力。再比如跟著名声乐教育家学习的学生并不是个个都出类拔萃。声乐专家况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的声乐教师。问题出在哪儿?这时首先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即学生以什么心态配合老师的教学?如何配合?第一、学生要信服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哪位老师不愿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他们会为此付出所有的学识和爱;第二、不要把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放给老师。因为声音的最终发出者是学生,学生一定要动脑筋认真分析领会教师所讲内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教师的要求。第三、要多与教师进行沟通,有问题或有想法要及时告诉老师,以便及早解决避免产生矛盾与误会。以“关闭”为例:对于原来不会“关闭”的学生来说,刚学会的时候声音的内耳听觉感觉很别扭,不舒服,对于适量混入假声的自己听起来较空、较暗的声音产生怀疑,认为中高声区明显不统一,但实际效果并无不统一的感觉。这时如果不与老师沟通,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声区统一,就会本能地用中声区“开”着的唱法唱高音,结果只能是嘶叫,从而使教学走弯路。如果这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老师,老师就会告诉学生这是“关闭”机能初次使用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是“关闭”做对的结果,坚持练下去,就会越来越舒服和自然。唱高音会非常容易。

以往,人们总是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实教师更像一眼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提供给他水源的地下支流不知有多少条,而其中一条就是学生,这就是所讲的“教学相长”。对这一点我感受颇深。记得我在调入目前这所学校时进行了试讲。当时我的气息有些浅,所以高音听起来给人感觉有些吃力,但在教学两年后举办的一次青年教师专业汇报演出中。我的气息非常的稳定和具有流动感,几个高音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一下舞台,曾听过我试讲的老师便问我这两年跟哪位名师学习过,我说未曾拜过师。她感到有些疑惑。我想大概这就是所说的教学相长的缘故吧。因为教师在教学生时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时,正遇上自己曾存在的问题,于是查各种音像资料,请教有经验的同行。在为学生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的同时,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了。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如下结论,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能动地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关系处理得好。就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老师思路开阔教学效果显著。反之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上一篇:《画皮》:《婚姻法》的潜文本解读 下一篇:浅谈“手绘快速表达”对设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