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甘肃省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2-09-01 11:04:59

“十二五”:甘肃省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

2011年11月5日,甘肃省政府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总结大会在兰州召开。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布甘肃全面实现“两基”时,会场内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甘肃各族人民多年的共同心愿终于实现了。

2004年国家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时,我省有28个县未实现“两基”。“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投入资金近140亿元,建设中小学3756所,建设面积816.83万平方米。到2010年底,全省86个县市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逐步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从让孩子“有学上”转移到“上好学”上。“十二五”以来,全省教育资源总量快速增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推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义务教育发展“提质加速”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甘肃经济总量较低,综合实力不强,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穷省办大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差异较大等问题,又成为摆在我省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面前的“拦路虎”。

面对困难,我省各级政府积极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1年,建成和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180.4万平方米。2012年,在甘肃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之后,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仅2014年,就投入资金56.36亿元,新建、维修校舍124.3万平方米,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51万平方米,建成“班班通”班级5552个,3142个教学点通过宽带网络等方式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整个“十二五”时期,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1927.77亿元,年均增长15%。

一系列的数字,彰显着甘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

近年来,受学龄人口逐年下降的影响,我省义务教育规模呈持续回落状态。虽然生源减少了,但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却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态势。

“十二五”以来,全省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重大工程,启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改善了673所农村初中学生生活设施条件,为12840名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管理教师新建周转宿舍。

为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我省进行了优质校与薄弱校一体化办学,城乡教师交流、走教,优化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同时,省上还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缓解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建立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学师生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省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2年的84.87%提高到93%,已有29个县市区接受国务院督导组的评估,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全面改薄“惠及百万学子

“全面改薄”,是2014年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项目对于甘肃教育发展来说,可谓适逢其会。

在甘肃,教育底子薄是个不争的事实。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10人以下学校(不含0人和1人学校)1794所,在校生10186人,教职工3097人;校舍建筑面积559873平方米,危房面积169131平方米。

遵循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原则,我省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的“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又增加了5项。在实施改薄项目过程中,也并非仅仅是简单投钱,而是一校一策,能改建的绝不新建,缺啥补啥。同时,省上还将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园也纳入了覆盖范围,出台支持计划,拨付专项资金。

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甘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学设施、活动设施、生活设施等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

项目实施两年来,共投入103.17亿元资金,其中中央支持资金44.37亿元,实施1.3万余个项目,设备购置项目2988个,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惠及全省649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160万名在校生。

师资队伍建设见成效

在学校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我省还在目光瞄向师资这一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学校8544所,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81.24%。在22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中,在乡镇及以下单位任教的专任教师有18.7万人。

为提升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近年来,我省逐步形成了包括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等在内的教师补充机制。

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省上积极探索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下得去”的途径。

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了“三计划两工程”及“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工作,投入教师培训经费8400万元,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育管理人员等共计14.3万人次,并提出将继续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2015年,开展“国培计划”―3000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在全省 53个县(市、区)实施“特岗计划”,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也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如,制定教师农村任教经历制度,职称评定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教师周转房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2015年10月,《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广大乡村教师送上了大礼包。

2015年,全省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县区,由2013年启动实施初期的13个增加到58个,覆盖全省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

除了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外,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下,我省多个地方还通过机制创新盘活现有教育资源。

兰州市西固区实行了一体化办学、教师“区管校用” 、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的改革;在天水市,为破解教师编制紧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补充困难等问题,采取“学生不动教师动”的方式,探索实施音体美教师“走教”,平凉市“联校走教”、“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

2011年,我省180多万名农村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营养餐。这只是我省农村学生感受营养餐温暖的开始。

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我省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全省学生884.1万人次。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是我省推进教育公平、助推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我省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普遍提高补助水平,搭建了一套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覆盖的“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省则实行国家规定的“两免一补”,每年对寄宿小学生、初中生分别补助1000元、1250元,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生还有特殊补助。

为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从2015年起,我省决定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起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并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

2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落实全面改薄资金103.17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884.1万人次……这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我省“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在新的一年里,义务教育发展也将迈向新征程。编辑:孟 刚

上一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两点认识 下一篇:RFID技术在智能超市手机客户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