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共帐号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1 10:46:38

微信公共帐号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一、微信公众平特优势

媒体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它的强大在于消除了地域限制,消除了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微信成了新媒体的重要形态之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款跨平台的通讯工具,支持单人,多人参与,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七亿,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当今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使用,并且对新手机软件有着强大的猎奇心理,原来的信息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学生只是需要进行简单的查询和交互功能的时候。然而微信正是以智能手机作为载体,能够实现多种快捷功能的现实平台,必将会引起大学生追捧,所以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置于大学生手机终端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要求。传统的课堂思想教育会占用大量时间,并且有地域的限制,有时即使学生到场因为教育单一的灌输也会引起大学生的抵触。当代大学生被号称为“手机党”绝非空穴来潮,据调查学生在校的消遣时间的工具就是手机,学生喜欢通过手机在网上获取知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功能,并且还能进行数据统计等,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是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的覆盖使它已经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涉及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利用公众账号可以定期推发信息,信息可以根据推发者的意志进行编制,文字、漫画图片、视频等可以进行组合编辑,能够充分调动阅读者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将典型案例等教育信息穿插到推发信息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成本低,效果好。

二、如何搭建应用微信平台

作为二级学院,我们搭建好二级学院官方微信平台,设置申请微信名,微信二维码名片,同时组建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运作工作小组,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实现全院学生进行订阅。微信公众平台的最强大功能莫过于信息群发,订阅号可以每天推发一条消息,及时地将有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并及时地发送校园新闻,考试、就业,生活资讯等,实时地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模块建设上,关于学生关心了解的相关规章制度单独创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直接可以查询了解,非常便捷的完成了深度普及,在效果上远比主题教育大会受益率高。国内外重大实时动态,学校工作重点,学院近期工作常态,都让学生熟知。院内相关学生工作新闻通知以及学校学院工作、活动在平台上发送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把活动进展情况和成绩总结及时在平台实时报道,引来大批学生关注和积极响应。定期将院内各项评优,纪律处分以及学生活动财务及时向广大学生公示,同时使用投票功能,让大家对学院工作做出评价,让整个工作流程透明化,在广大学生的监督下更加公平、公正!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一些相关资料书推送、经典阅读推荐、讲座通知等消息及时的推送到学生的身边,使学生第一时间内掌握各种学习、图书资源。及时一些学科的学习方法技巧,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四六级等,解决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将一些学习好的同学的经验方法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同时有关考研,社会相关证书考试等方面信息,让同学们的方向性更加明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运用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关注招聘企业,查阅招聘信息。发挥微信网络的交互性优势,推送即时消息,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多功能的服务窗口。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运作后台将第三方提供的反馈信息作以处理和回复,同时针对大学生生活建立其他一级二级功能模块,实现与其他网页页面的链接,可以使用贴吧、微博互动,教务、天气、四六级成绩查询,用户管理分析,投票管理等诸多功能。

三、微平台使用成效

微信公众平台消除了地域限制,消除了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以其载体时尚便携,覆盖面广,实效性强,功能较多,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同时以较低的成本和其自身的开放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平台。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住这个契机,搭建微信公众账号。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自2014年10月搭建以来,其关注人数有1000余人,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的关注度,累计发送多图文消息200余个,图文信息500余条,包括校园新闻,学院评优、信息公布,学习生活资讯,考研、就业等信息,平均每天关注人数在300人以上,平均每条图文信息关注量在200到1000之间,关注用户基本达到饱和。平台共接收学生反馈信息400余条,并且一一做了回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节省了大量资源,实现了师生的良好互动,把学生提出的疑问也第一时间在平台上做了答复,做到了及时沟通。微时代下微信公众平台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变革,同样也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一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掌握这个新特点,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教育载体,紧紧把握住前沿技术载体,与时俱进地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作者:王文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上一篇:机电类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建设 下一篇:思想教育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