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中职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时间:2022-09-01 08:47:44

抓好中职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多年来,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中职生的特点也比较了解。中职生学习基础普遍偏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意志薄弱,学习习惯不稳定,一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生活习惯依赖性大。教育这一特殊群体有很大难度,但是多年来教育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认识到,只要肯在“敢和诚”,“严和细”,“勤和爱”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当好班主任。我们知道,万事开头难,但是有了好的开头,才会有好的结尾。

因此,一开学,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从跨入我们学校的第一天,就感到有章可循。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通过多种形式宣讲这些要求,化抽象的条条框框为学生们身边随处可见的表率,使之能尽早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期间笔者跟得很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组建临时班委。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老师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正确目标。因此,临时班委的组建,笔者颇费了些心思。学生刚来,笔者对他们不太了解,学生之间也不了解,所以笔者鼓励他们毛遂自荐,写出申请书。比如愿意当班长的,可以在申请书中阐明当班长的理由。竞争同一职位的可能不止一个,笔者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选出合适的人选。在宣布他们的职务时,一定要加上“临时”二字,以便以后优胜劣汰,以免挫伤被淘汰下来的同学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发现人才补充到班干部队伍中。并及时帮助他们总结工作,提高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使班级形成一个坚强、稳定的班干部队伍,这将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许多优势和优点,但任性,甚至有些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也是许多独生子女的通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得一些孩子行为习惯较差。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个“敢”字,要敢于教育,敢于管理,敢于要求。这里所说的“敢”不是胆大妄为、无所顾忌,而是严格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结合我校的校规、校纪,制定出一套适合本班班情、切实可行的,既严格又细致的班规,明确地告诉他们,学生在学校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然后,在监督系统的的保证下贯彻执行。笔者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学生刚来的时候好多同学不讲卫生,地面扫不干净,纸屑乱扔,垃圾桶周围垃圾遍地。基于这种情况,笔者给了学生一个卫生标准,值日生就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卫生打扫好后,笔者要求学生注意保持,扔垃圾时一定要放在垃圾桶里,并派专人负责监督。好的习惯养成后,我班的卫生一直很好。第二个例子,我们知道,学校对宿舍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我班的学生内务成了一大难题。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学习达标宿舍的标准,然后笔者亲自带领学生整理内务,并邀请上一级达标宿舍的学生进行示范。标准知道后,难的是怎么把这种好习惯坚持下来。

首先,笔者让舍长检查督促,不合格的重新整理。其次,在开学的头一个月,笔者经常到宿舍检查,这时笔者会带一个本子,把每一个宿舍里不合格的床铺,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及时找到同学加以改正,这样次数多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以后再通过不定时的抽查,督促学生把这种好习惯维持下来。在养成教育的问题上,笔者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严”和“细”两个字。在学校举行的多次宿舍评比中,我们的四个女生宿舍成绩都名列前茅。当班级初步走上正轨后,笔者又着重抓了三件事。

第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理想和情感。笔者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形成奋发向上的集体舆论,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例如:在学校搞的歌唱祖国合唱比赛、体育节中的各项活动、文明宿舍评选、文明教室评选、珠算比赛、点钞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多项活动中,笔者都注意发动每位同学积极参与,为集体争光,使每个人时时都感到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好坏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息息相关。这些集体活动,在同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二,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这方面的教育,笔者主要通过班会来完成。在我班里有些学生不愿意干值日,因此其他同学很不乐意。还有一次,笔者发现学生都去上机了,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而大白天六个日光灯管全开着。跟学生交谈时,有些学生说,这都是小事,不值得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除天下”。从此,学生不再疏忽身边的那些小事。笔者还开了专门的班会,让每一位同学说一条或两条发生在班里的好行为,学生都积极发言。通过这些班会,班风越来越好。

第三,培养学生的学风。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基础很弱,不愿意学习,跟他们谈学习好像有点南辕北辙。虽然如此,但笔者还是一二再,再而三的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自习课上会时时督促他们。对那些实在不愿意学习的学生,笔者想办法联系他们的家长,取得家长的帮助,尽量让他们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这样,在笔者和任课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第二学期举行的珠算比赛中,我班取得了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在珠算定级中,我班又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体会到,详细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要想了解学生,渠道很多,笔者只谈一下沟通这种方法。善于沟通,对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沟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任课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力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和学生谈心。谈心,既是了解学生的手段,也是教育过程的本身。通过谈心,就能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把工作做好,在谈心中不知不觉把问题解决了。笔者坚持天天和学生谈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谈心,使沟通日常化。我班大部分是女生,女生天美,所以老想着戴一些花哨饰品,可对一个学生来讲这是不合适的,学校里也不允许。有一些同学戴上了,笔者就给她们暂收了,有些同学很不服气,气冲冲地去问笔者要回。笔者耐心地给她们讲为什么不能戴,最后我们达成协议,笔者给她们保存着,是谁的都写着名字,等她们离校的时候笔者再还给她们。问题,就在这么融洽的气氛中解决了。

笔者觉得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管有多少,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离开了爱这一基础,都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只有领会老师的爱心,才能对老师的教诲产生认可和服从,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投入,以求得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从学生一入校,笔者就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无微不至。如果有同学病了,笔者会经常问候,一句话,一个眼神,学生都会感受到笔者对她们的关心。我班的学生有些家很远,学校放假的时候有些同学不回去,放假期间我会打电话问一下情况,有些特殊的节假日,我会送上特殊的关怀。像8月15日,有两个学生在校,笔者给她们带来了月饼;今年清明节,笔者又给她们带来了鸡蛋,当时学生感动极了。有了这样感情的沟通,老师讲课她们怎么能不听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很辛苦的,做班主任,酸、甜、苦、辣、咸都能尝到,但笔者觉得只要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就一定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上一篇:剖析继续医学教育的各类培训实践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