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高校生就业设计的休闲体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20 06:47:08

鉴于高校生就业设计的休闲体育教学研究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高校连续多年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据教育部统计,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及待业人数迅猛增加,全国大学毕业生待业的人数: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79万人,2006年118万人,2007年143万人,200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大学生的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并且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也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妥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阶层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到毕业生阶层和谐;而且还可以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与经济,社会协调一致产生深远的意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不仅是让市场的需求来适应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而是高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校每年都在扩招,生源的增加导致待业人数逐年增长,或者是就业机会的减少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未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符合社会需求、时代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只有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标的教育规划、创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人才需求单位较高的认可度,才能赢得人才市场竞争的优势,这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所在。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教育规划结合起来、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以适应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迫切需要高校管理决策层、体育教育管理者和广大体育教师谨慎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视角,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休闲体育教育,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教育规划与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服务。

2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高素质人才的促进体现

2.1符合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

21世纪是竞争力充分发展的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发展为主基调的世纪,创新是其发展的原动力。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决策。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制定出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青年人才为目标,以提高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具有特殊的要求。其人才特征表现为有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开拓能力、管理技巧以及团队精神,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创新性人才不仅是知识资本,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休闲体育课教育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意志的一片沃土,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

2.2休闲体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适应能力

世界技术创新的浪潮和激烈的人才竞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高效率,重创新的工作环境,要求人才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对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培养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其终生体育的养成,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调动他们参加休闲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加与精神、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大学生们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提高其适应环境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休闲体育教育成为大学生能成功进入社会、适应职场竞争的必修课。可以有效地弥补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2.3符合现代大学体育教育的教育社会学功能

从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休闲体育教育的目标与其具有一致性。休闲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它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主体的要求。新时期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功能,除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基本功能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循规则、直面逆境、增强自信等良好品质的养成,休闲体育教育的这些特质是高校其他课程不能比拟的。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不仅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以及竞争意识和团结精神。经常从事休闲运动的人乐观、开朗,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高速度、高效率,对于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可以更为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能采用相应的方式予以解决,对培养大学生完整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具有挑战极限、勇攀高峰的良好意志品质,面对困难与挫折具有锐意进取,能够正视自我正视现实,在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拼搏斗志。在休闲体育教育中,大学生通过参与休闲体育,磨练意志品质,养成健全、完善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人格特征。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学习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将休闲体育教育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休闲体育课程在大学就业教育规划体系里,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这种缺失的形成与高校管理决策层对高校体育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有关外,也与就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起步晚、发展缓慢有关。充分认识休闲体育教育的教育学、社会学功能,发挥其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规划的基本条件。

2.4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新模式

体育与学校密切相关,休闲体育也必须要经过学校这个教育的中介,才能让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道路。而休闲体育教育是一种通过身体运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的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活动。它在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提高文化生活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充实他们的闲暇生活,己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了解和掌握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探讨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资源开发与优化;提出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建议,促进其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使其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对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具有组织领导、人才资源、时间资源、活动内容、场地器材、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外界环境等优势,并且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最后学习阶段。大学生的独立性自制力及自主意识较强,大学校园运动氛围较浓厚,大学生的课程安排灵活性大,余暇活动时间随意性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内容可转移化的变革潮流,学校体育应加强休闲体育教育,积极鼓励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运动方式从事休闲活动,培养学生的正确休闲理念与良好的习惯,并掌握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技能。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2.5探索现代大学休闲体育教育新内容

休闲是以生活为基本前提的,强调人的存在状态及创造的最佳体验的过程。当休闲价值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将是塑造现代体育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过程。当确立了适应当前高校体育乃至整个社会的体育和谐发展后,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课程,休闲体育教育内容体系改革是至关重要,也是势在必行的。“休闲”这一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社会论证是深入、合理的,它完全适应休闲趋向的生活方式的发展,对于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运行体系当中,其核心应是学会将身体锻炼融入生活并达到休闲的高层体验状态。而这一价值理念必然通过作为课程“物质体现”的教学内容的休闲选择,它是这一价值理念的最直接的执行者。因此,教学内容的休闲选择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显得尤为紧迫,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第一步,休闲价值理念对大学休闲体育教育内容新一轮的选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上一篇:医科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研究 下一篇:剖析继续医学教育的各类培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