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特点和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01 08:02:23

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特点和方法探讨

[摘要] 省级经济开发区是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但由于开发项目的陆续引进,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多,规划环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合理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把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的程度。该文探讨了区域环评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环保隔离带、环境承载力、替代方案等。

[关键词] 区域环评 环保隔离带 环境承载力 替代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简称一地三域)的建设进行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评是规划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省做得最多的是各县(县级市)申请的新扩省级开发区的区域规划环评,从目前开展的情况看,已有几十本之多,下面对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特点和方法进行探讨。

1 区域规划环评的分类

根据规划区域的范围,区域规划环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1 大区域的战略性环评

如海西经济开发区等五大区的规划环评,这类规划环评起点高,具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解决的是高层次的战略资源分配问题,具有全局性意义。

1.2 省和设区市重点开发区域的规划环评

如古雷经济开发区、湄州湾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环罗源湾经济开发区、环三都澳经济开发区等的区域环评,主要解决区域性的经济发展问题,主导产业和产业定位比较明确,对全省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1.3 县(县级市、区)申请新设立的或扩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新扩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环评

这类环评的特点是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为本地的经济服务,地域特色明显,几乎每个县(县级市)都有,大多希望成为小而全的开发区。本文主要讨论新扩省级开发区的规划环评。

2 新扩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关注点和技术要点

新扩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的主要关注点包括:(1)规划定位是否正确;(2)产业结构是否合适;(3)规划规模、规划布局是否在环境承载力之内;(4)对环保基础设施的要求;(5)规划的环境替代方案。规划环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否合适,决定了报告书在实际应用时的可操作性。

新扩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是根本,如稀土工业园、氟化工园区等,这就决定了园区的开发方向。规划定位也确定了该规划区的环境目标,即开发区环评的环境保护目标、规划的产业结构目标、规划的环境管理目标。

2.2 产业结构

和部级开发区不同,省级开发区的起步都比较低。新扩省级开发区大都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工厂产业来设计产业发展方向,由于引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为了引进企业的方便,大多数开发区希望能成为小而全的开发区,产业结构中的产业往往很多,造成主导功能不明确、与本区域的产业重复等。因此,在确定产业规划时要有全局观,要把整个县(县级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论述后,确定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说明哪些产业向开发区转移,哪些产业放在其它地区,有没有重复和不合理的情况。

为了引进企业的方便,产业规划“宜粗不宜细”,不要把开发区限得太细,否则会不利于今后的开发,但对于污染较重的产业(三类工业等)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容量来进行确定,不能放得太宽。

2.3 规划规模和规划布局

规划环评是对空间布局在环境上的优化,项目环评是研究项目在环境上的可行性问题。因此,规划环评的要求不单是规划这么安排在环境上是否可行,而是解决在环境上是否进行了优化,即不只是“可”的问题,而是“优”的问题。比如石化项目在许多地方可能在环境上都是可行的,但从全局来看并非最优,因此,全国只在福建布几个点,石化就在这几个地区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其它地区就没有这些环境容量,而是从大局来布局的。

2.4 环境敏感目标的确定和回顾性评价

环境敏感目标是预测的要点之一,对规划环评来说,由于实施的时间较长,环境敏感目标随着开发的进程而变化,所以在环境预测时应有不同的敏感目标分布图进行预测,不能只根据现状的环境敏感目标或是只预测规划的环境敏感目标。

规划的回顾性评价。当评价的开发区已经开发了相当一部分土地,则该评价相当于一个扩建工程,应该要讨论目前已产生的环境问题,对问题较多的扩区规划进行评价,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重要内容。

2.5 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预测

环境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包括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的承载力,也包括土地、生态、矿产等的资源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都要涉及,但主要是讨论大气、水等环境要素的承载力。

2.5.1 大气环境

2.5.1.1 大气环境承载力

从大气环境的承载力来分析,新扩省级开发区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县城区边缘的扩大,即城市的工业区;独立于城区外的开发区、几个不相连的多片区的联合开发区。规划范围大都以能开发的土地规模而定,有的把周围的生活区也包括在内,形成一个从5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大的开发区。由于一般规划环评中采用的是《GBT 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的模式,该模式是箱式模型,其面积的确定是相连部分的全部面积,而不是开发区的规划面积,这是要区分明确的。

城市边缘的开发区一定与城市的总体一起考虑,包括水、气环境的预测和环保措施,不能把开发区割裂开来,城市边缘的开发区实际上也是今后的城区。因此大气和水的环境容量要整个城市一起求取,然后再分给各地块,不是谁先占就是谁的。这中间如何求取本底值是关键,本底值要有代表性和全局观,这是战略性环评的主要出发点。

大气环境预测底图要有河流、城市标志物、开发区和城市边界等明显标志,否则只是彩图,不清楚影响对象和范围是没有意义的。

上一篇:85岁老人义务扫桥10年 下一篇: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