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教学随想

时间:2022-09-01 06:49:42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随想

《我的父亲母亲》是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节课我基本上没有用课本上的素材。我选用的素材是: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例,电视台的亲情游戏,朱自清的《背影》,配乐诗《圣洁的母爱》。

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在《我的父亲和母亲》音乐的伴奏下,我对学生展开了亲情调查: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2、父母生日这天你有什么表示?3、你生日的时候,你父母是怎么给你过的?4、你知道父亲节、母亲节吗?5、你给父母过过此节吗?

歌曲《天亮了》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我讲了这个故事。

事实上,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爱确实很难,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父母离异,爸爸妈妈都不管我,我无法体验他们的爱。

像这种特殊家庭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呢?我其实很想听各位老师的看法。

我当时是这样处理的:我摸摸这个孩子的头,告诉他:听了你的故事我很难过,但我相信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只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他们分开了。你应该去找他们,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有义务抚养你、照顾你、教育你,这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如果他们真的丢下你不管,你可以请当地居委会出面解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诉诸于法律。你不要担心,你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我们都不会丢下你的。

面对全班同学,问:你们说,是不是呀!(同学们大声说:是。)不要忘了,我们是一家人呢?我们大家都会关心你,帮助你,给你鼓励,给你爱。

当我再看他的时候,眼睛红红的,请他坐下,拍拍他的肩,让他感受到我的爱。

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地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而当我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细节时,在两个班都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我启发他们:下雨了,是谁给你送来雨伞?寒冷的冬夜,是谁起来给你掖被角?炎炎的夏日,是谁给你驱赶蚊虫?衣服破了,又是谁给你缝补?

这下可热闹了,请听学生们怎么说:下雨了,我可以坐车回家;冬天,我盖着羽绒被;夏天,家里有空调;衣服破了,我可以再买……

更多的学生附和着。看着、听着,我能对他们发脾气吗?我能批评他们吗?也许他们根本说的就是真心话,我预料会有这样的结果。

我等着,直到教室里完全静下来。我说:非常感谢同学们能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是内心真实的想法未必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如果你真的无法体验来自父母的爱,这说明我们的父母确实做的还不够好。我请你们顺着你们的思路朝下想:这坐车的钱,羽绒被,空调,衣服,又是从何而来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你们真的很幸运,有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可这是谁给我们创造的呢?

“是父母给我们创造的”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

是啊,是父母给的,我们的父母没日没夜的劳碌着,就是为了给我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少吃点苦。同学说,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父母爱我们。”学生齐声说。

是啊,父母爱我们胜过他们自己,所以才会有在危难时刻,他们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我希望在你们身上永远也不要发生这样的故事,可是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流露的都是父母的爱。

接下来,当我再让学生体会来自父母的爱时,我发现同学们非常积极。

有学生说:我受伤了,妈妈一边照顾我,一边偷偷地流泪。

有学生说:爸爸出门打工了,每天他都给我打电话。

有学生说:我胃口不好,妈妈总是想方设法给我弄好吃的。

有学生说:我每天做作业很晚,但妈妈总是陪着我。

……

我不忍心打断他们,老实说,我这节课的思路完全被打乱了,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但我感觉效果很好,学生能够体会来自父母的爱,并开始理解父母,这不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吗?

常常有老师问我:你怎么准备这么多东西,书上都写满了。我确实准备很多,我先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然后再批判地借鉴。我准备的东西未必都是我要讲的东西。我越来越觉得,课堂上我能够讲多少,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学生说了算。而课堂上能不能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则取决于教师,看教师怎样去启发,怎样去引导。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实验中学)

责编 / 郑永田

上一篇:关注自主探究 感受数学魅力 下一篇:一把伞撑起师生情